游客
题文

右图表示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立体模式图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

(1)图中标号6参与       的形成。与能量转换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有          (用图中标号回答)。
(2)图中标号7所含物质,可被碱性染料着色。中学实验常用的属于这类染色剂有                           溶液。
(3)已知20%的蔗糖溶液能使某成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实验室有浓度为10%的5种溶液:①葡萄糖溶液、②氨基酸溶液、③淀粉溶液、④蛋白质溶液和⑤氯化钾溶液,其中能引起该细胞质壁分离的有          (用编号回答)。
(4)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              (用图中标号回答)。
(5)若该图要表示唾液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有         (用图中标号回答),而应添加的结构是        ,该细胞中特别丰富的细胞器有        (用图中标号回答)。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高等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根据图回答:(注:[ ] 内填序号)

(1)占成熟的植物体积90%左右,而在动物中不明显的细胞器是[ ] 。
(2)在该图的植物细胞中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如果在该细胞器上合成的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的某物质中含有50个氨基酸(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28),则在该细胞器上将会有个水分子生成,生成的多肽的分子量为
(3)细胞内的“动力工厂”是[ ],它是细胞进行的主要场所。
(4)直接参与动物细胞分裂并能进行复制的细胞器是[ ]。
(5)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并能产生ATP的是[ ] 和[ ]。

下图是某多肽物质的结构图解,根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方框中化学结构的名称A:;B:;D:
(2)该物质为肽化合物,由种氨基酸组成。
(3)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是在细胞中的内进行的。

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①鲈鱼的驯养:将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 d,用普通饲料投喂,备用。
②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
③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
④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947. 2%。
⑤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


蛋白酶活性( U/mg)
脂肪酶活性( U/mg)
淀粉酶活性( U/mg)
对照组
1. 09
0. 08
0.12
实验组
1. 71
0. 10
0. 13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实验前的驯养是为了
(2)步骤②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其原因是
(3)步骤③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4)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5)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

生物小组同学研究发现,凤仙花的花粉萌发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蔗糖和硼酸的质量浓度不同对花粉的萌发有很大影响。为了“探究蔗糖和硼酸影响花粉管萌发的最适浓度组合”,进行了下述实验。
(1)配制培养液:按照研究目的,配制9组不同处理的培养液,如下表所示,其它成分相同。

实验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蔗糖浓度(g/mL)
0.05
0.05
0.05
0.1
0.1
0.1
0.15
0.15
0.15
硼酸浓度(μg/mL)
10
25
50
10
25
50
10
25
50

(2)实验材料:刚开放的凤仙花的成熟花朵。
(3)实验过程:在载玻片上滴加不同组的培养液,对花粉进行液体培养。将等量的少许花粉撒放在培养液的表面上,切忌猛烈晃动,以免花粉下沉,此操作的目的是避免花粉萌发时
。将载玻片上加盖培养皿,防止水分蒸发。
(4)观察记录:在25℃,培养45min后,加入NaOH(0.1mol/L),终止花粉管的生长。依次将各实验组材料置于低倍镜下观察,用测微尺(μm)测量各花粉管的长度,每种处理记录50个花粉管长度的数据,然后求各组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下表。

实验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每粒花粉管长(μm/粒)
n1
n2
n3
n4
n5
n6
n7
n8
n9


(5)实验结果分析:
①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可知,
处理组的蔗糖和硼酸浓度为花粉管萌发生长的最适组合。
②在记录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处理,还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③如欲分析蔗糖溶液高、中、低三个浓度水平对花粉管萌发的作用大小,应该比较:________________(用相应的字母回答)。
④如果N1、N2、N3之间的差异比N4、N5、N6之间的差异更显著,则可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分)(Ⅰ)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是由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控制果蝇的红白眼性状的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如图所示)。果蝇的性别常常需要通过眼色来识别。

(1)若只考虑刚毛和截毛这对性状的遗传:
①果蝇种群中雄果蝇的基因型除了有XBYB(如图所示)和XBYb外,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将两只刚毛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既有刚毛,又有截毛,
雄果蝇全为刚毛,则这两只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一只XXY的截毛果蝇,分析其变异的原因时发现:只可能是由某亲本形成配子时,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分配异常造成的。那么,其双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种群中有各种性状的雌果蝇,现有一只红眼刚毛雄果蝇(XR__Y__),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定它的基因型,应选择_______雌果蝇与该只果蝇交配,然后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
①如果子代果蝇均为刚毛,则该雄果蝇基因型为XRBYB
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下表是果蝇的三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记录,请分析回答:








P
抗CO2直刚毛红眼
CO2敏感卷刚毛白眼
CO2敏感卷刚毛白眼
抗CO2直刚毛红眼
F1
抗CO2直刚毛红眼
抗CO2直刚毛红眼
CO2敏感直刚毛红眼
CO2敏感卷刚毛白眼

(1)上述甲乙杂交方式在遗传实验中互称为
(2)果蝇CO2敏感性与刚毛形状两对相对性状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原因
(3)请绘制一个遗传图解分析上述的一个杂交实验,就能判定果蝇眼色基因(用A、a表示)在_______染色体上。
遗传图解(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