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试回答:(1)写出B的化学式 ,D的化学式 ,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 。
(3)用KSCN鉴别G溶液的阳离子实验现象是 。
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
强酸制弱酸是复分解反应的一条重要规律。这里的“强酸”、“弱酸”指相对强弱,能呈现酸性的一些非酸类物质,如酚类、两性氢氧化物、酸式盐等参与的反应也可根据其酸性强弱运用上述规律来判断其产物。
(1)HA、H2B是两种弱酸,有如下关系:H2B(少量)+2A-=B2-+2HA,则A-、HB-、B2-三种离子中,最易结合质子(H+)的是________。
(2)酸性强弱除与物质的本性有关外,还与溶剂有关,如CH3COOH与HF在液氨中受NH3影响可发生完全电离。在液氨中CH3COONa+HCl―→NaCl+CH3COOH这一反应能否发生_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实验发现,将H2S气体通入CuSO4溶液中,生成黑色沉淀。弄清沉淀是CuS后,写出了化学方程式:H2S+CuSO4=CuS↓+H2SO4。但随后他陷入了困惑:这不是弱酸制得强酸了吗?与强酸制弱酸的规律矛盾了。请你帮助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还原反应中也有类似规律:“强氧化性物质制弱氧化性物质”、“强还原性物质制弱还原性物质”,据此判断下列反应能够发生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FeCl2+Cl2FeCl3
B.Fe+I2FeI3
C.Fe+CuSO4FeSO4+Cu
D.FeCl3+CuCuCl2+FeCl2
E.FeBr3+Cl2FeCl2+Br2
F.FeI2+Br2FeBr3+I2
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甲、乙两同学的方案是:
甲:①称取一定质量的HA配制0.1 mol/L的HA溶液100 mL;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即能证明HA是弱电解质。
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 mL;②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中,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1)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________1(填“>”“<”或“=”),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________(填序号)。
a.装盐酸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b.装HA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c.两个试管中产生气体的速率一样快
(2)请你评价乙方案中难以实现之处和不妥之处________。
(3)请你再提出一个合理而比较容易进行的方案(药品可任用),请表述实验方案:________。
在一密闭恒容的容器中,可逆反应3A(g)3B(?)+C(?)的能量变化如图甲所示,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由图甲可以判断3A(g)3B(?)+C(?)的正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实验a和实验b相比较,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
(2)由图乙可以得出有关B和C状态的结论是________。
①若t2时刻升高温度,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一定符合________线(填“c”“d”或“e”)。
②若改变压强,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一定符合c线,则C物质的状态为________。
(3)如果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新平衡时A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B是________状态,C是________状态。
(4)如果B为气体,C为固体,取0.3 mol A恒温下在1 L容器中充分反应,平衡时测得B的浓度为0.21 mol/L。若使反应从逆反应开始,起始时在容器中加入0.3 mol B,同样条件下,要使平衡时B的浓度仍为0.21 mol/L,则C的物质的量的取值范围应该是________。
500℃时,将H2和N2置于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H2、N2和NH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完成下列问题:
(1)0~10分钟,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1·min-1,0~10分钟与10~20分钟两个时间段中,N2的反应速率之比为________。反应在第10 min可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运用图像信息说明该条件不是升温的原因:________。
(2)计算500℃时,反应N2+3H22NH3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________。保持温度不变,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抽去0.1 mol氨,此时平衡常数K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保持体积不变,达到新平衡后的正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比原平衡状态________(填“大”“小”或“不变”)。
(3)在上图中画出25~40 min时间段内N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图像。
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起了各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上述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__,温度降低,平衡常数K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测得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从反应开始到5 min末,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
t/min |
0 |
2 |
5 |
10 |
15 |
n(CO2)/mol |
1 |
0.75 |
0.5 |
0.25 |
0.25 |
(3)在相同温度容积不变的条件下,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字母)。
a.n(CO2)∶n(H2)∶n(CH3OH)∶n(H2O)=1∶3∶1∶1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H2的消耗速率与CH3OH的消耗速率之比为3∶1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4)下列条件能使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字母)。
a.及时分离出CH3OH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再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