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浮力知识之后想利用已学知识测量氢气的密度,他们利用一只大气球、细线、量筒、天平、一只桶和脸盆去测量。他们的实验步骤如下:
(1)利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得没充气的气球和细线的总质量m1=2g;用纯净的氢气给气球充气,用细线系好气球口,并将气球系在一个50g的铁块上放在天平左盘里,此时铁块和气球对托盘的压力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铁块和气球的总重力。向右盘中放入2个20g和1个5g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恢复平衡时游码如图所示,此时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______,
(2)将桶装满水放进一只空的脸盆内,将气球小心地浸没水中,再利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刚好为4.4L。
该小组同学测量的氢气密度应为___________ g/ L,这与“在常温和1标准大气压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 L”有较大的差异,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在常温与1标准大气压下空气密度为1.29 g/ L)
同学们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时,小雯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实验时,当看到水中大量气泡 ,这就说明水沸腾了;
(2)小雯在水温升高到 时开始计时,每隔 记录1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88 |
90 |
92 |
94 |
98 |
98 |
98 |
98 |
当加热到 时,温度计示数如右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
(3)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加热,但温度 ,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
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距凸透镜 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2)当蜡烛距离凸透镜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保持透镜的位置,同时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 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3)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变小了
(4)该同学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小希在测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电阻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实验时,小希按电路图连接了电路,闭合开关,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示数突然变大,电流表无示数,其可能的原因是: 。排除故障后,小希通过实验测量了多组实验数据并画出了 图象,如图乙所示。
(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
(3)选取图象中的三组数据,通过计算后发现电阻值相差较大,你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
小希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一些物体的动能 |
|
行走的牛 |
约 |
跑百米的运动员 |
约 |
飞行的步枪子弹 |
约 |
(1)本实验运用了物理研究方法中的转换法:用 来表示小球动能的大小。
(2)小希通过实验探究。发现质量和速度都是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得出实验结论后,又提出了新的问题: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对物体动能的影响一样大吗?小希查阅了相关资料,收集了一些物体的动能(如表所示),结合生活经验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在“质量”和“速度”这两个因素中,对物体动能影响较大的是 。
(3)如图2为某段道路的标志牌,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
①对机动车限定最高行驶速度: 。
②对不同车型限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 。
(4)用如图1中的使用装置和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必须增加的器材是 (请从以下三个选项中选择)。
.倾斜程度不同的斜面
.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
.质量不同的钢球。
结合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水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
(2)图乙:水蒸气把软木塞向上冲起的过程中,相当于汽油机的 冲程。
(3)图丙是探究 的实验装置。
(4)图丁中的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