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下图表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一般成年人体重的 ___ %是由体液组成的,图中3、5、6构成人体内的主要 _______,是体液中的 _______部分
(2)如果该图为胰岛的局部组织,一名健康的成年人摄取大量的葡萄糖1h后,b端的液体与a端的液体相比,含量会明显增加的激素,该激素是 ______,由胰岛中的 细胞分泌的,正常人空腹时6中的血糖浓度为: ___ _______,
(3)如果该图为小肠的局部组织,当侵入肠道的痢疾杆菌产生外毒素时,人体体液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免疫物质主要存在于图中的______________,是由人体内的免疫细胞__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
(4)如果婴儿以奶粉为主食,当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时,娃娃的头部会发生浮肿而形成“大头娃娃”,其主要原因是图中[ ] __增多所致。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
(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2)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甲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乙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 ()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32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4)图乙中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是用来培养。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中;若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中。
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已知黑颖(基因B)和黄颖(基因Y)为显性。但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请分析回答:
(1)亲本的基因型是。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B(b)与Y(y)的遗传遵循。
(2)F2中白颖基因型是,黄颖基因型有种,黄颖占所有非黑颖总数的比例 是。
(3)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时,后代中的白颖比例最大,占总数的。
下图一是某同学所画的某种哺乳动物在不同分裂过程中某些时期的部分染色体分布示意图,下图二表示另一同学观察同种种哺乳动物某组织切片时,记录的两个处于分裂期细胞内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量,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一所示细胞均处于对应分裂过程中的期,其中细胞的下一个时期可对应图二中的B细胞,图二中的A细胞可能与图一中细胞染色体分布规律相同。
(2)若将某个细胞的所有DNA全用32P标记,培养在不含任何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中,让其进行连续分裂,检测时发现一个处于图一甲时期的细胞中没有任何放射性,则在产生该细胞前至少经历了次有丝分裂。
(3)图二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数量,综合AB分析两个细胞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量,可知该组织切片取材于动物的(填组织器官)。
甲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为甲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丙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细胞。请据图回答。
(1)假设甲图细胞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多画的结构有(填图中标号);蓝藻与甲图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
(2)图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图甲的(填标号)中,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的物质是。
(3)影响图乙中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和
(4)若已知丙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除消化酶外,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等(写出一种即可)。
据图回答问题:
⑴图乙是图甲中①和②分子中某一单位的放大图,在①和②分子中,B部分的区别主要是________;图甲中①在原核细胞中主要存在于________内;②在真核细胞中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
⑵图丙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图示tRNA中,G和C的数目是否相等?________。
⑶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减少的主要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