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图回答问题:
⑴图乙是图甲中①和②分子中某一单位的放大图,在①和②分子中,B部分的区别主要是________;图甲中①在原核细胞中主要存在于________内;②在真核细胞中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
⑵图丙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图示tRNA中,G和C的数目是否相等?________。
⑶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减少的主要是________。
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③⑤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A.神经递质 | B.载体蛋白 | C.性激素 | D.血红蛋白E.呼吸酶 F.抗体 |
(2) 若⑧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⑧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 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刺激皮肤感受器,感受器产生兴奋时,此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内的
电位变化是_________。神经冲动传导到位于___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作用维持体温的恒定。
(4) 若⑥表示侵人内环境的某种病毒,则机体将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清除该病毒,其中产生抗体的是_________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的是_________细胞。
(5) 图示表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____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
(6) 将胰岛B细胞分别接种于含5.6mmol/L葡萄糖(低糖组)和16. 7mmol/L葡萄糖(髙糖组)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測,发现高糖组释放胰岛素更多。为了验证胰岛A细胞的分泌物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用高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
②用含滤液的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索的含量。请指出上述方案的错误并且改正。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图乙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2) 由图甲可知,与_________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温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
(3) 乙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的量表示椬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图中c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当环境温度为400C时,该植物的有机物净积累量为_________mg/h
理论上预计,在温度为_________条件下,椬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已知乙图是在此温度条件下绘制而成的曲线,理论上分析,如果温度改变为450C,图中b点将向移。
(4)乙图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O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
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的5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物质存在于[ ]_________ .中,属干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是_________ (填标号)
(3)图1若是蓝藻细胞,除应有细胞壁外,在细胞核中应没有核膜、染色质及[ ]_________。图一若是成熟叶表皮细胞,其结构与上图1相比,不具有[_]_________结构,但应有_________
(4)若图1所示细胞为癌细胞,往往容易扩散转移,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减少所致;若图1是囊胚细胞,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2中_________的活动;图2中所示生物一生中体细胞可能出现例染色体数有_________条。
(4)图2中D细胞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 (填字母)。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天然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用两个无法产生豌豆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其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组别 |
亲本 |
F1表现 |
F2表现 |
Ⅰ |
突变品系1×野生型 |
有豌豆素 |
3/4有豌豆素,1/4无豌豆素 |
Ⅱ |
突变品系2×野生型 |
无豌豆素 |
1/4有豌豆素,3/4无豌豆素 |
Ⅲ |
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 |
无豌豆素 |
3/16有豌豆素,13/16无豌豆素 |
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豌豆素的产生。
(1)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野生型、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分别为 、 、 。
(2)第Ⅲ组的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有 种。
(3)为鉴别第Ⅱ组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取该豌豆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豌豆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 ;若后代中 ,则其基因型为 。
(4)现有纯种亲本4,其基因型与上表亲本均不同,它与其他豌豆杂交的F1中, (有/没有)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
(5)进一步研究得知,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豌豆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请在右侧方框内尝试用概念图(文字加箭头的形式)的方式解释上述遗传现象。
水稻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动态株型主要特征是生长前期长出的叶片与茎秆夹角较大,叶片伸展较平展,生长后期长出的叶片直立(与茎秆夹角较小),使株型紧凑,呈宝塔形,而正常株型前后期长出的叶片都较直立。动态株型产量比正常株型高20%。为研究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
杂交组合 |
总株数 |
表现型 |
|
动态株型 |
正常株型 |
|||
A |
动态株型×动态株型 |
184 |
184 |
0 |
B |
正常株型×正常株型 |
192 |
0 |
192 |
C |
动态株型(♀)×正常株型(♂) |
173 |
173 |
0 |
D |
动态株型(♂)×正常株型(♀) |
162 |
162 |
0 |
E |
C组的F1自交 |
390 |
290 |
100 |
F |
C组的F1×正常株型 |
405 |
200 |
205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属于正交与反交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两组,因水稻是两性花,为避免自花传粉,需________________。正交与反交的结果说明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这一对相对性状是受________________(细胞核/细胞质)基因控制的。
(2)由C组和D组杂交结果可以说明动态株型为显性。还可通过分析________________组的子代比例判断显性与隐性。
(3)E组的子代具有两种表现型,此遗传现象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
(4)F组的杂交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因为一方为隐性,产生的配子只有隐性基因,不改变子代的表现型,子代表现型的类型及比例即为F1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此特点可用于间接验证________________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