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18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 调整(选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 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 ▲ 、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如图所示,小明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一块厚度为0.5厘米的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的问题。
(2)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
(4)将蜡烛火焰向左倾斜,则它的像将向(填“左”或“右”或“后”或“前”)倾斜。
(5)小明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组数据:
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厘米) |
5.0 |
6.0 |
7.0 |
8.0 |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厘米) |
4.5 |
5.5 |
6.5 |
7.5 |
然后得出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小于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方法错误在于。
如图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A.光能否发生反射? | B.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
C.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 | D.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
(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
(3)将ON右侧纸板向后折,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
(4)接下来,如果想探究光的反射光路是可逆的,请你简要说明做法。
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可能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所示。
(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_______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_______分钟。
(2)凝固点为___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盐水在凝固过程中要 (填“吸热”或“放热”)
(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___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是该实验的装置图,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____(A/B)的位置,再调整固定___(A/B)的位置.
(2)小文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7 |
99 |
99 |
99 |
99 |
①第5 min水的温度如图(a)所示,请你填在表中空格处.
②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b)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③根据图像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写出三点即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反射光线OB,请画出入射光线AO
(2)请你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