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为以下实验步骤排序:(每空1分,4分)
a.移去蜡烛B,在B的位置上教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
b.点燃一支小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将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面,移动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c.记下蜡烛A和B及玻璃板的位置
d.移去玻璃板、蜡烛A及光屏,用直线连接A和B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玻璃板位置的距离。
(1)以上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
(2)步骤a中,观察光屏上有无蜡烛的像,这样做的目的是 。
(3)若将显示时间为
的电子时钟放在平面镜前,则在平面镜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是 。
(4)请你列举一个平面镜在我们生活中应用的事例 。
小明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和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图中的弹簧测力计、体积约为 的实心金属块、细线、大烧杯、小桶、小垫块和水等器材,设计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小明他们首先向老师汇报了自己的实验思路:
①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金属块的重力为 和 ;
②把大烧杯用小垫块垫起,使右边的溢水口斜向下,在大烧杯中 水,过会儿把小桶放在大烧杯的溢水口下方;
③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金属块使其浸没到大烧杯的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
④待大烧杯中的水不再溢出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溢出的水和小桶的总重力为 。
若满足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等式成立就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2)老师肯定了他们的实验思路,但提醒他们利用现有实验器材将无法完成实验,请你帮他们分析无法完成实验的原因是: 。
(3)小明他们更换相关器材,顺利完成了实验,实验后小组成员又进行了交流,要验证阿基米德原理,金属块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要浸没在水中。
小明在做模拟"视力的缺陷与矫正"的实验中。

(1)他将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组装好,然后把凸透镜正对较远处的窗户,移动光屏,在图示位置的光屏上得到窗户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 。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不动,接着小明把蜡烛点燃,并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然后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的 刻度线处,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日常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3)小明将蜡烛移到光具座最左端,拿来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的左侧并靠近凸透镜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拿去眼镜,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 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的像又重新清晰了,说明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落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方"或"后方" 。
小明在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其中小磁针的作用是 ;
(2)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 ,此现象最早是由物理学家 发现的。
(3)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与 有关。
(4)研究表明,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如图乙所示,则图甲实验中,若将小磁针由通电直导线下方移至直导线上方,小磁针偏转的方向 (选填"会"或"不会" 改变。
小明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小明用手指轻按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如果发现 形管两侧液面发生灵活变化,说明该压强计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
(2)将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朝上逐渐浸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乙,则压强计显示的是橡皮膜 (选填"各个方向"、"上方"或"下方" 的水对它的压强。
(3)由乙、丙两图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 ,压强越大。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 处铁圈的位置是根据 来确定的。
(2)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小明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温水,用温度计来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 。
(3)在水温升高到 后,小明每隔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直至水沸腾并持续 后停止加热,将所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
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99 |
请你预测一下,当水沸腾 后,如果小明继续加热 ,此时的水温应为 。
(4)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所示,此时烧杯中的水处于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 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