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时,利用
一个开关、一个电流表、一个电池组、两个相同的灯泡以及若干根导线,进行了探究,
并将实验的数据记入如下的表格中。
A处电流IA / A |
B处电流IB / A |
C处电流IC / A |
0.26 |
0.26 |
0.52 |
(1)在上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使电流表只测量流经灯泡L1的电流;
(2)指出上述实验中存在的不妥之处:
①
②
(3)小刚改正实验中不妥之处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在研究浮力时,某同学用甲、乙两种液体做了如图24所示的实验。其中图(a)、(b)和(c)的实验,研究的是(10)。图(a)、(c)和(d)的实验,是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11)是否有关,可得出的结论是:(12)。
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小刘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中,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是⑴,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是⑵,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是⑶,测量电流的仪器是⑷。(均选填字母)
为了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甲、乙两组同学在常温下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分别选用材料不同的若干合金导体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实验中他们将这些导体分别接在某一恒定电压的两端,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导体的电流来了解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然后将相关实验数据整理后,填入下表中。
小组 |
实验序号 |
导体的材料 |
导体的长度(米) |
导体的横截面积 (×10-6米2) |
通过导体的电流 (安) |
甲 |
1 |
镍铬合金 |
0.1 |
2 |
0.3[ |
2 |
0.3 |
6 |
0.3 |
||
3 |
0.1 |
3 |
0.45 |
||
4 |
0.2 |
6 |
0.45 |
||
乙 |
5 |
铁镍铝 合金 |
0.25 |
5 |
0.2 |
6 |
0.45 |
9 |
0.2 |
||
7 |
0.5 |
5 |
0.1 |
||
8 |
0.9 |
9 |
0.1 |
①甲组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3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5)。乙组同学分析本组记录的实验数据(16)(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②甲、乙两组同学分析比较了实验序号(17)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
③乙组同学进一步综合8次实验中所记录的导体长度及横截面积的大小,并结合相关条件初步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与4或5与6或7与8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常温下,(18)。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和3与4或5与6和7与8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常温下,(19)。
(c)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和5与6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常温下,(20)。
小华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①小华正确串联实验器材,并将滑片放置于变阻器的一端,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电键后,两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接着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另一端时,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到0.58安,而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保持不变,则他在连接电路时存在的问题是(11)。
②经过思考,小华重新实验,他正确连接电路,操作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发现两电表指针所指的刻度仍与图所示一致。
则小华同学在实验中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12)欧。
③继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滑片位于中点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则此时测得Rx的阻值为(13)欧。
滑动变阻器在该实验中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起到(14)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