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C、D、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均未标出,部分产物(包括水)已略去,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1)若B、C、F都是气态单质,且B为黄绿色有毒气体。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水生成,反应②需要放电才能发生。A、D均为极易溶于水的气态氢化物,且相遇有白烟生成。则A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D为短周期元素的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F是一种含氧酸,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E的化学式为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有机物的推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写离子方程式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在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开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
的拆写
结果是:氧化反应为:
还原反应为:
①请据此将反应:

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有A、B、C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K2CO3、BaCl2、Na2SO4。将它们分别与H2SO4作用,A产生白色沉淀,B产生无色气体,C中无明显现象。则A的名称是______,B的名称是______, C的化学式为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1)相同物质的量的O2和O3的质量比________,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在200 mL 2 mol·L-1Mg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此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Ⅰ:如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和活塞F都可左右移动,甲中充入2molA和1molB,乙中充入2molC和1molHe,此时K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
2A(g)+B(g)2C(g); 反应达到平衡后,再恢复至原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0刻度左侧a处,则a的取值范围是
(2)若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1处,此时甲容积为2L,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3)若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靠近0处, 则乙中可移动活塞F最终停留在右侧的刻度不大于
Ⅱ:若一开始就将K、F固定,其它条件均不变,则达到平衡时:
(4)测得甲中A的转化率为b,则乙中C的转化率为
(5)假设乙、甲两容器中的压强比用d表示,则d的取值范围是

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
CO(g)+H2O(g) CO2(g)+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反应时间/min
n(CO)/mol
n (H2O)/ mol
0
1.20
0.60
t1

0.20
t2
0.80

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 mol·L-1·min-1
(2)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 molH2O,到达平衡时,n(CO2)= mol。

(3)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4)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O(g)、H2O(g) 、CO2(g)、H2(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20mol、2.00mol、1.20mol、1.20mol,则此时该反应v(正) v(逆)(填“>”、“<”或“=”)。
(5)该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浓度发生变化的情况:图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写出两种)。
(6)若该容器绝热体积不变,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⑥v(CO2)=v(H2O)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