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能力。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作用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 ,装置乙作对照。
②将装置甲、乙的玻璃钟罩 处理,放在温度等相同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甲、乙两装置D中放入 。
②把装置甲、乙放在 。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
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
|
测定植物 呼吸作用强度 |
甲装置 |
(填左或右移)1.5 cm |
乙装置 |
右移0.5 cm |
|
测定植物净 光合作用强度 |
甲装置 |
(填左或右移)4.5 cm |
乙装置 |
右移0.5 cm |
下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编号)若此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则和会消失;该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有,其中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2)若此细胞是叶肉细胞,在光下叶绿体中ADP转移的路径是从转移到。
(3)该细胞能合成某种蛋白质,该蛋白质共含50个氨基酸,两条肽链,在合成该蛋白时细胞将有个水分子生成;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个五碳糖。
(12分)基础填空题
(1)生物膜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生物大分子是以为基本骨架。DNA是以为基本骨架。
(2)葡萄糖可以口服,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细胞。蔗糖是否可以口服?是否可以通过静脉注射?
(3)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使不同密度的DNA在试管中的位置不同,出现不同条带,使用的方法是
(4)矿工中常见的职业病——硅肺,是(填“吞噬细胞”或“肺泡细胞”)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
(5)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可能含尿嘧啶U的是
①启动子 ②密码子 ③内含子 ④终止子 ⑤线粒体 ⑥核糖体 ⑦RNA聚合酶 ⑧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6)将线粒体置于蒸馏水中,会吸水破裂。你认为线粒体的内膜、外膜破裂情况是(填“内膜先破裂”、“外膜先破裂”或“同时破裂”)
(7)鉴别动物细胞的死活,常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上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该方法称为,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也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请再举一例检测CO2的方法。
(8)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模型。
(9)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对于生物的新陈代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2千焦/m2/年分析回答:
Pg |
Pn |
R |
|
A |
15.9 |
2.8 |
13.1 |
B |
870.7 |
369.4 |
501.3 |
C |
0.9 |
0.3 |
0.6 |
D |
141.0 |
61.9 |
79.1 |
E |
211.5 |
20.1 |
191.4 |
(1)能量流动是从(填字母)营养级开始的。理由是。
(2)写出该能量流动的食物链,该食物链能否继续延长(能或不能)理由是。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流到第四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4)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增加或不增加),说明理由。
(5)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受害最严重的营养级是,简述其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碳循环平衡被破坏有关。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及能量流动模式图,图中A—E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⑩表示相关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填字母)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它们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
(2)碳循环的平衡是由于与的速率相同(用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而导致这一平衡被打破的主要原因是和。
(3)分解者除了(填生物类群名称)外,还有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它们的主要作用是。
(4)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能量流动,则次级消费者粪便里的能量应该归入_________ (填“②”或“③”)。
随着各地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养殖场污水的排放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下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对养殖业污水进行处理和生态综合利用的示意图。请回答:
(1)人工湿地中属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有和绿化区植物 ,生物D属级消费者。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人工湿地主要通过物理沉降、动植物吸收和,达到净化的目的。为避免环境污染,在加强净化同时,还应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其生态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中A、B、C、D为该湿地中的四种鱼,其中C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则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_______;若人工全部移除B种鱼,则C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