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有一个电路盒,面板上有L1、L2灯各一只,两个开关S1、S2,一个电流表。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他让小红探究盒内的电路结构。为此,小红做了如下实验:
![]() |
|||
![]() |
|||
根据实验情况,请你在右上方的方框内画出盒内电路的电路图.
小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她的困惑是:不知道实验室准备的凸透镜的焦距。
小亮给他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根据图甲所示的设计方案图进行实验.测出焦距。
你的意见:小亮的“方案”(填“可行”或“不可行”)。请你对利用该方案测焦距的具体操作提出一条注意事项:
(2)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乙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整后,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4)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_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_________(填“C”或 “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
(5)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
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
他实验时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___是凸透镜,___是凹透镜。
(2)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填写实验现象序号)
王芳同学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拉力的大小(N) |
0 |
2 |
4 |
6 |
8 |
弹簧的长度(cm) |
15 |
16 |
17 |
18 |
19 |
弹簧的伸长(cm) |
0 |
实验结束后,加在弹簧自由端的拉力消失,弹簧长度回到15cm.
请你对表中的弹簧的长度数据进行研究,填写对应的弹簧的伸长数据。并分析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结论是: _____.
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 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本题g取10N/Kg)
第一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5),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
第二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6),记下相应的示数;
第三次:把两块相同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7),记下相应的示数.
实验次数 |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
滑动摩擦力/N |
1 |
4.0 |
||
2 |
4.0 |
||
3 |
8.0 |
(1)若已知每个木块的质量为2kg,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
(2)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3)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的是小华设计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通过比较a和c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
(2)通过比较a和d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方向有关;
(3)通过比较a(a)和 b(b)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