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诗歌。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对《春望》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
A.“草木深”表面上是写春天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 |
B.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草木到花鸟。 |
C.这首诗的第五句和第六句写诗人在战火连绵的时候收到家书,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作者读家书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
D.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 |
.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冷香菊
陈荣卿
晚秋风紧晓霜寒,香阵飘飘透竹帘。
荒径幽林甘冷落,肯于人世学趋炎?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二句的内容。
从三、四句看,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阅读上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初见嵩山时什么样的心情?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菊 花
元 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_______________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___________的情态。
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
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甚妙,请简述“寒”字妙在何处?(3分 )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析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感的。(3分 )
【古诗阅读】
寻胡隐君①
高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①、寻:访问。胡隐(yǐn)君:一位姓胡的隐士(封建社会,称不做官而隐居在山林里的人为隐士)。诗中用了一个“▲”和一个“▲”(各填一字),把景色写“动”了,写出了速度,也写出了繁复和变化。虽然是同样的渡水、同样的花,却让人产生了应接不暇的感觉。
诗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