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文言文阅读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陶后有闻(       ) (2)、清涟而不妖(      )  
(3)、亭亭净(       )   (4)、乎众矣(      )      
.翻译下列句子
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⑤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②博学而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吾日三省吾身”从忠、信、三个方面反省自己(填一个字),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
注:“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效法,仿效。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贤家君在太丘,远近之②久而
翻译下面的句子。
弱者抚之以仁。
请你分析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答语的巧妙之处。

三 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略无处②属引凄异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让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得到作者的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以下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加点的字词。
与友行:尊君在
而去:元方入门不
翻译下列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

“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不守信用,不懂礼节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可以看出友人是个
”,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元方入门不顾”。
请你写出几个古代少年机智聪明的故事。

唐太宗论弓矢
谓太子少师萧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近以弓工(2)朕弓矢定四方
翻译下列句子。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