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配制80mL2mol·L-1的NaOH的溶液过程示意图

(1)第(3)(4)(5)(6)步实验都涉及同一仪器,此仪器的名称为               
(2)配制此溶液时,需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               g
(3)实验时,第(5)步操作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刻度线            时,改用              胶头滴管小心加蒸馏水至溶液凹面与刻度线相切。如(3)步时未洗涤烧杯,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       (填“偏高”或“偏低”),如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物质的量浓度将__________。
(4)第(6)步操作后,发现液面下降,这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再加水至刻度线。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3分)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分离、干燥和性质验证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a、b为活塞)。

(1)若气体入口通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E内放置CuO,选择装置获得纯净干燥的CO,并验证其还原性及氧化产物,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 (填代号)。能验证CO氧化产物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停止CO和CO2混合气体的通入,E内放置Na2O2,按A→E→D→B→H装置顺序制取纯净干燥的O2,并用O2氧化乙醇。此时,活塞a应________,活塞b应_________,需要加热的两处仪器装置有___________(填代号),m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气体入口改通空气,分液漏斗内改加浓氨水,圆底烧瓶内改加NaOH固体,E内放置铂铑合金网,按A→G→E→D装置顺序制取干燥氨气,并验证氨的某些性质。
①装置A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E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____性。

测定一定质量的铝锌合金与强酸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可以求得合金中铝和锌的质量分数及物质的量分数。现有下列实验用品: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1000 mL烧杯、100 mL量筒、短颈玻璃漏斗、铜网、铝锌合金样品、浓盐酸(密度1.19 g·cm3)、水。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设合金样品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不超过100 mL)

(1).补充下列实验步骤,直到反应开始进行(铁架台和铁夹的安装可省略):
①将称量后的合金样品用铜网小心包裹好,放在1000 mL烧杯底部,把短颈漏斗倒扣在样品上面。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金样品用铜网包裹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一定质量的铝锌合金的总物质的量为n,实验测得的气体体积为V1mL(已经换算为标准状况)。则铝锌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用含n和V1的式子表示)
(4)本装置也可用于测定金属锌(或其它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若m g金属锌进行实验,测得的气体体积为V2mL(已经换算为标准状况)。则金属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用含m和V2的式子表示)

“碘钟”实验中,3I- + S2O82- = I3- + 2S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c(I-)/mol·L-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2O82-)/mol·L-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 /s
88.0
44.0
22.0
44.0
t2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显色时间t2=.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填字母)
A.<22.0s B.22.0~44.0s C.>44.0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
乙中 ____,丙中 ______
(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4)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2Cl2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熔点:-76℃,沸点:138℃),且易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可能生成H2S、SO2、H2SO3、H2SO4等物质。它是橡胶硫化剂。在熔融的硫中通以氯气即可生成S2Cl2。下图是实验室用S和Cl2制备S2Cl2的装置(夹持装置、加热装置均已略去)。

(1)已知S2Cl2分子结构与H2O2相似,则S2Cl2的分子中共含有__________条共价键。
(2)装置a中应放试剂为__________;装置d的名称是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
(3)该实验的操作顺序应为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①加热装置c②通入Cl2③通冷凝水④停止通Cl2⑤停止加热装置c
(4)图中f装置中应放置的试剂为__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
(5)将S2Cl2的水解气体产物通入氯水中,若观察到_________的现象,则可证明水解产物中有硫化氢生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