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 不亦乎(        )     ②省吾身(         )
③ 死而后(       )     ④ 恕乎 (         )
、选择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学而时习之 B.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学而不思则罔

、解释下列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混然众人矣。”
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A.仲永/生五年 B.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C.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选出下列句中“之” “市”意义相同的一项()
①借旁近与之 ②愿为市鞍马 ③于舅家见之 ④东市买骏马
A①③ B②④
指出下列各项中的通假字
A、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__ 通___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 通 ____
解释下句中划线的字词:
①世耕 ()②即诗四句 ()
③父焉()④以钱币乞之()
翻译: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文言文阅读。(12分)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箭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耳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界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篇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诗歌文章又多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一时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俞君,于是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以敬,来请予序之。
【注】①宰执:宰相,此指严嵩。②菅刈:杀人如割草似的。
下列句中的“之”与“父之哭其子”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 B.昂首观
C.汝心 D.辍耕垄上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沈先生以锦衣卫经历官的身份上书皇帝历数奸相严嵩的罪状,是一位敢于直谏的忠臣。
B.沈先生敢于直谏的名声天下知闻时,他却带着妻子迁居塞外了,可见其不为功名所累。
C.边防日益松懈,沈先生感到痛恨,壮士们随意杀戮百姓,沈先生感到痛心,足见其忧国忧民。
D.沈先生所写诗文时常对时政加以讽刺,最后导致杀身之祸,可见他的刚正不阿。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宰执深之疾:②特其谴薄:
北敌数内犯会:且坐罪罢去寻:
翻译下列句子
⑴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箭以相抗。
⑵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

《青霞先生文集》序(节选)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箭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耳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界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篇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诗歌文章又多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一时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俞君,于是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以敬,来请予序之。
【注】①宰执:宰相,此指严嵩。②菅刈:杀人如割草似的。
下列句中的“之”与“父之哭其子”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 B.昂首观
C.汝心 D.辍耕垄上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沈先生以锦衣卫经历官的身份上书皇帝历数奸相严嵩的罪状,是一位敢于直谏的忠臣。
B.沈先生敢于直谏的名声天下知闻时,他却带着妻子迁居塞外了,可见其不为功名所累。
C.边防日益松懈,沈先生感到痛恨,壮士们随意杀戮百姓,沈先生感到痛心,足见其忧国忧民。
D.沈先生所写诗文时常对时政加以讽刺,最后导致杀身之祸,可见他的刚正不阿。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宰执深之疾:②特其谴薄:
北敌数内犯会:且坐罪罢去寻:
翻译下列句子
⑴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箭以相抗。
⑵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

义犬救主
华隆好弋①(yì)猎。畜(xù))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②。隆后③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④(zé)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pánghuáng)嗥吠(háofèi),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⑤委地。载归家,二日方苏。隆未苏之前,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注释:]①弋:射。②将自随:带着它跟随自己。③后:以后有一次。④咋:咬。⑤闷绝:窒息。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华隆弋猎()(2)犬咋蛇死焉()
(3)家人其如此()(4) 二日苏()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狗对主人的义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世耕(  ) ②仲永()
3稍稍宾客其父()④日仲永( )
下列划线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忽啼求 B.邑人奇
C.不能称前时 D.于舅家见

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翻译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假如没有“父利其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的情况,仲永是否就一定能成才呢?谈谈你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