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解释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
(1)善鸣 (2)求市未能得
(3)笼鹅而归 (4)使人耽之若是 与“笼鹅而归”中的“而”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B.拔山倒树而来 |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D.至之市,而忘操之 |
翻译句子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结合选文,说说你感受到的王羲之是怎样的一个人。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正义》)
【乙】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①秋登②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选自《颜氏家训》)
【注释】①华:huā,花。②登:进用,这里指摘取。
(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弗食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
B.故曰:教学相长也 |
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
C.但能说之也 |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
D.行道以利世也 |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②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
(4)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文开篇用类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 ,【乙】文开篇则用对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 。
②请结合【乙】文,用自己的话谈谈求学的真正意义。
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古典意象“雨打芭蕉”的内涵。
◎材料一
听蕉记
[明]沈周
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①.然蕉曷②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③中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④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⑤若匝匝㴙㴙⑥,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⑦,如珠倾,如马骧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矣。
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
(选自《石田先生文钞》)
[注释]①不忒(tè):没有差别。②曷:疑问代词。何,什么。③相能:相互配合,关系和睦。④戛摩:击撞摩擦。⑤迨:等到。⑥匝匝㴙㴙(zé):象声词。⑦鸣榔:渔人敲击船舷发出声音,用以惊鱼,使入网中。⑧骧:奔驰。
◎材料二 夜雨有作[宋]张嵲 睡足秋堂夜雨声, 天涯此夕叹飘零。 空阶滴沥肠堪断, 更向芭蕉叶上听。 (选自《全宋诗》) |
◎材料三 ㅤㅤ幽斋但有隙地,即宜种蕉。蕉能韵人而免于俗,与竹同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ㅤㅤ盖蕉之为物,于晴日和风轻阴皎月无不宜,而更向芭蕉叶上听。尤宜于雨淅沥空阶,声响互答,孤客闻而兴思,幽人为之舒抱矣。 (选自梁清标《蕉林书屋图小序》) |
◆阅读材料一,探析声美。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
方法 |
解释 |
①承雨有声 |
字源推测法:甲骨文 |
|
②声假雨也 |
参考成语法:狐假虎威 |
|
③则蕉亦默默静植 |
课内迁移法:亭亭净植(《爱莲说》) |
|
④以伺雨 |
查阅词典法:A.窥探,探望;B.等待,守候;C.服侍,照料。(《古代汉语词典》) |
(填序号) |
(2)蕉和雨的“相能”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3)《听蕉记》是如何用文字表现雨打芭蕉的声音美?结合画线句,加以分析。
◆阅读材料二,体会情思。
(4)你如何感受到《夜雨有作》中诗人的深重愁绪?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三则材料,探因溯源。
(5)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雨打芭蕉”深受古人喜爱的原因。
◆根据探究过程,得出结论。
(6)概述你对“雨打芭蕉”这一古典意象的理解。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甲】
宾王,义乌人。七岁能赋诗。武后时,数上疏言事,得罪贬临海丞,鞅鞅不得志,弃官去。文明中,徐敬业起兵欲反正,往投之,署为府属。为敬业作檄①传天下,暴斥武后罪。后见读之,矍然②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及败亡命,不知所之。
(节选自《唐才子传》)
【乙】
唐考工员外郎宋之问③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行吟,且为诗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第一联搜奇覃思④,终不如意。有老僧点长命灯,坐大禅床,问曰:“少年夜久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答曰:“弟子业诗,适遇欲题此寺,而兴思不属。”僧曰:“试吟上联。”即吟与之。再三吟讽,因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问愕然,讶其遒丽。又续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僧所赠句,乃为一篇之警策。迟明⑤更访之,则不复见矣。寺僧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
(节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檄:古代官府用于征召或声讨的文章。②矍然:吃惊的样子。③宋之问:初唐时期诗人。④覃思:深思。⑤迟明:黎明。
(1)理解文言字词的方法有多种。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
Ⅰ联系课文。
序号 |
释义 |
课文 |
A |
或以宾王对 |
今或闻无罪(《陈涉世家》) |
B |
再三吟讽,因曰 |
因往晓之(《杞人忧天》) |
Ⅱ查阅字典。
属:①zhǔ 连接;
②zhǔ 嘱托,嘱咐;
③zhǔ 劝请,邀请;
④shǔ 种类;
⑤shǔ 官属,部属;
⑥shǔ 隶属,属于。
“属”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以下几种常见义项,请根据上下文选出下列两个“属”的正确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A.署为府属
B.而兴思不属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少 年 夜 久 不 寐 而 吟 讽 其 苦 何 耶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及败亡命,不知所之。
(4)楹联“山月常明,应知诗杰丞临海;湖波乍涌,恍见文澜动则天”提到了甲文所叙述的哪两件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5)两文为了表现骆宾王的才华,都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试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世人无贤不肖,皆言“忍”。若真能忍,则其取祸必少,败事必寡。
昔里中一富儿素悭,亦能从事于忍。遇仇家欲嫁祸,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故出言詈①之,富儿不为动;已复詈其妻子,富儿不胜忿,持挺挞之,一击而毙,为仇家所持,竟坐②偿。此知从事于忍,至于难忍,而卒不能忍者也。
刘忠宣公里居,舟行水畔,一人方帽青衫,呼公名大骂,若为不闻也者。其人骂至五里许,倦而返。不逾月,一主政以公差舟行,前一人复骂主事,如骂刘公者;主政曰:“何物怪人?横逆至此。”命抶③之二十,不数日死。及死,乃知其宗室而病心④者,主政竟坐偿。人乃问忠宣曰:“公何以知此人宗室而不与较耶?”公曰:“余备位卿贰⑤,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此烛患于未来,而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者也。
吁,世之言忍者,能以刘公为法⑦,必能寡过。
选自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
【注释】①詈:骂。②坐:犯罪。③抶(chì):笞,鞭打。④病心:指患心痛之之疾。⑤备位卿贰:备位,指任职,古时居官的自谦之词。卿贰,即二品,三品的京官。⑥烛:洞察。⑦法:规范,准则,模范。此处指学习的榜样。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昔里中一富儿素悭 |
|
②其人骂至五里许 |
|
③一主政以公差舟行 |
|
④必能寡过 |
|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
(3)翻译文言文时,将句子中的省略成分补充完整,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请在括号里写出省略的内容。
(① )遇仇家欲嫁祸,(② )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丐)故出言,詈之,富儿不为(③ )动。
(4)“以刘公为法,必能寡人过”,因为刘公的“忍”,是智慧的“忍”。请比较刘公与富儿(或主政)的表现,分析刘与公的智慧。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彭天锡串戏①
彭天锡串戏妙天下,然出出皆有传头,未尝一字杜撰。曾以一出戏延其人至家费数十金者,家业十万缘手而尽。三春多在西湖,曾五至绍兴,到余家串戏五六十场,而穷其技不尽。
天锡多扮丑净,千古之奸雄佞幸,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借天锡之面目而愈习,出天锡之口角而愈险。设身处地,恐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皱眉视眼,实实腹中有剑,笑里有刀,鬼气杀机,阴森可畏。盖天锡一肚皮书史、一肚皮山川、一肚皮机械②、一肚皮磊砢③不平之气,无地发泄,特于是发泄之耳。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桓子野④见山水佳处,辄呼:“奈何!奈何!”真有无可奈何者,口说不出。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串戏:客串演戏。②机械:机巧。③磊砢(kē):众多的样子。④桓子野:即桓伊,字子野。
(1)对文中画线句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彭天锡请人教他唱戏,花尽家财;另一种认为是别人请彭天锡唱戏,花尽家财。你赞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2)本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彭天锡串戏之妙?结合内容分析。
(3)结合本文和《湖心亭看雪》,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张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