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牌小包装“脱氧剂”成份为Fe粉、活性炭及少量NaCl、水,使用一段时间后Fe粉会变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使用过的 “脱氧剂”的变质程度(已变质的Fe粉占变质前Fe粉的质量分数),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过程,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步骤⑴取某食品包装袋中的“阳光”牌“脱氧剂”一袋,将里面的固体倒在滤纸上,仔细观察,固体为灰黑色粉末,夹杂着一些红棕色粉末。由此得出的结论为上述“脱氧剂”中的铁已变质,发生了 腐蚀,生成的铁锈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步骤⑵将步骤⑴中的固体溶于水,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该步骤的目的是 ;
步骤⑶ 取步骤⑵中的滤渣,将其分为两等份,每一份质量为8.0g。将其中一份在氧气流中充分灼烧,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干燥、纯净的沉淀20.0 g。据此计算8.0 g滤渣中活性炭的质量为 ;
步骤⑷ 将步骤⑶中的另一份滤渣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2.0mol/L的稀H2SO4,微热至反应完全。为保证滤渣充分溶解,加入的稀H2SO4的体积应大于或等于 mL;
步骤⑸ 向步骤⑷中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固体经洗涤后转移到坩埚中充分加热,冷却、称量,得到6.86g固体。
结论:该“脱氧剂”中的Fe粉的变质程度为 。
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用来验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的试剂是饱和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没有装置C,使装置B与装置D直接相连,会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可证明CO具有还原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要根据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确认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应在上图装置_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连接下图中的__________装置(填序号)。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晶体_______g。
(2)若在称量样品时,药品放在天平右盘上,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上(1g以下使用游码),天平平衡时,实际称量的晶体是__________g。
(3)本实验用到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情况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填“偏高”、“偏低”、“不变”。):
a.溶解晶体用的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____________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_
c.所用晶体已失去部分结晶水。____________
(5)若晶体中混有少量
固体,且用所配制的
溶液与盐酸反应来测定某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所测盐酸的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
实验室需用晶体配制
的
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晶体_______g。
(2)若在称量样品时,药品放在天平右盘上,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上(1g以下使用游码),天平平衡时,实际称量的晶体是__________g。
(3)本实验用到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情况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填“偏高”、“偏低”、“不变”。):
a.溶解晶体用的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____________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_
c.所用晶体已失去部分结晶水。____________
(5)若晶体中混有少量
固体,且用所配制的
溶液与盐酸反应来测定某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所测盐酸的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
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 C2H50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
乙醚 |
乙醇 |
乙酸 |
乙酸乙酯 |
沸点/℃ |
34.7 |
78.5 |
118 |
77.1 |
请回答:(1)浓硫酸的作用是;
写出合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
(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4)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
分离出;再加入(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
左右的馏分,以得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A.五氧化二磷 B.碱石灰 C.无水硫酸钠 D.生石灰
为了检验和除去下表中的各种所含的杂质(括号里的物质),请从(I)中选出适当的
检验试剂,从(II)中选出适当的除杂试剂,将所选的答案的序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物质 |
检验试剂 |
除杂试剂 |
甲烷(乙烯) |
||
酒 精(水) |
(I)检验的试剂:
A.无水硫酸铜 |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C.盐酸 | D.氢氧化钠溶液 |
(II)除杂试剂:a.硫酸 b.乙酸 c.新制的生石灰 d.溴水
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 C2H50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
乙醚 |
乙醇 |
乙酸 |
乙酸乙酯 |
沸点/℃ |
34.7 |
78.5 |
118 |
77.1 |
请回答:(1)浓硫酸的作用是 ;
写出合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 。
(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4)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
分离出 ;再加入(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
左右的馏分,以得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A.五氧化二磷 B.碱石灰 C.无水硫酸钠 D.生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