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D.合成蛋白质 |
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刺激③处,该处细胞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
B.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④,E不能产生反应 |
C.兴奋在①处神经纤维上传导速度较在②处快 |
D.若在④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图中①-⑤处能测到兴奋的只有⑤ |
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推测科学家对此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可能是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止痛药(阿托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
右图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示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1个突触 |
B.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则兴奋处外表面呈负电位 |
C.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
D.若ab=bd,电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偏转两次 |
下列生理活动在突触小体中不能发生的是
A.丙酮酸氧化分解 |
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
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