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
(1)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如              、免疫细胞和          等免疫活性物质组成。(每空答出一个即可)
(2)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  
①胃液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③皮肤的阻挡作用                 ④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
(3)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对机体免疫分别会造成什么影响?                                                                          
(4)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则人体会迅速产生免疫应答,分析此现象的原因是                                                                  
(5)重症肌无力是患者体内的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所以属于  
                          病。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杨梅是浙江省的特色水果之一,为对其进行深加工,某厂进行了杨梅酒和杨梅醋的研制,基本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问题。
(1)在制备杨梅酒过程中,为了提高杨梅的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浓度的纤维素酶和________酶。甲罐顶上弯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发酵一定时间后,观察到发酵罐内液面不再有________,说明发酵基本完毕。
(2)甲罐中的主要微生物是________,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若要检测是否产生了酒精可用________试剂进行检测。
(3)在制备杨梅醋过程中,乙罐内先填充经________处理的木材刨花,然后加入含________菌的培养液,使该菌附着在刨花上,再让甲罐中发酵完毕的杨梅酒流入乙罐进行杨梅醋发酵,杨梅醋的pH可通过控制杨梅酒的________来调节。
(4)若甲罐中的杨梅酒全部流经乙罐制成杨梅醋,则乙罐中CO2的产生量是________。

A.甲罐的两倍 B.与甲罐的相等
C.甲罐的一半 D.几乎为零

(5)在杨梅酒和杨梅醋发酵的整个过程中,某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该物质是________。

小猫狗的皮毛颜色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下图是小猫狗的一个系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2 的基因型是
(2)欲使Ⅲ1 产下褐色的小狗,应让其与表现型为的雄狗杂交。
(3)如果Ⅲ2 与Ⅲ6 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色雄性的概率是
(4)Ⅲ3 怀孕后走失,主人不久找回一只小狗,分析得知小狗与Ⅱ2 的线粒体 DNA序列特征不同,能否说明这只小狗不是Ⅲ3,生产的?(能/不能);请说明判断的依据:
(5)有一只雄狗表现出与双亲及群体中其他个体都不同的新性状,该性状由核内显性基
因 D 控制,那么该变异来源于
(6)让(5)中这只雄狗与正常雌狗杂交,得到了足够多的 F1个体。
①如果F1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 D 位于 X 染色体上,则F1代个体的性状表现为:
②如果F1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 D 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代个体的性表现为:
③如果F1代中没有出现该新性状,请分析原因:

下面是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图1表示的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

(2)请据图1回答:
①在有光条件下,停止供给CO2时,二磷酸核酮糖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________;磷酸甘油酸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________。
②在CO2存在条件下,将植物从暗处移到明处后,磷酸甘油醛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________。

(3)图3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图4表示该植物在不同温度(15℃和25℃)下,某一光强度时氧气释放量和时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①当图4纵坐标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所产生氧气的净释放量和总量时,则它们分别是在光强度为________和________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
②若该植物的呼吸商(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2量/呼吸消耗的O2量)为0.8,在25℃条件下,1小时内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为________毫升。
③若该植物的呼吸为0.8,在25℃、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所产生的CO2外,每小量还应从外界吸收CO2_______毫升。
④在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25℃时该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葡萄糖量是15℃时的________倍,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甲图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像,乙图表示该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A、B分别处于什么分裂什么时期?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乙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______。
(3)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__和9~11,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____条。
(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区间________。
(6)时期6与11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图中B细胞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________,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

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实验
组号
处理
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mV)
室温,0.5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mV)
I
未加河豚毒素(对照)
75
75
II
浸润在河豚毒素中
5min后
65
65
III
10min后
50
25
IV
15min后
40
0

(1)第I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__________75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__________,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II、III、IV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__________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__________作用。
(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降糖药 b.麻醉药c.镇痛剂d.抗肌肉痉挛剂
(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__________,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