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由该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① ;
② ;
(2)实验中使用了铜片,主要是利用铜的 性。
某实验小组对不同条件下的硝酸钾的溶解情况进行了以下实验。
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放入20
硝酸钾晶体,再分别加入50.0
冷水、热水与酒精,充分搅拌后(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结果如下图所示。
(1)甲烧杯中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由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
(3)将乙烧杯中的溶液降温到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水。再往乙烧杯中加入10
水,改变温度至
时,溶液又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
(填">"、"<"或"=")。
(4)经实验测定,获得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
(5)分析上述数据,某温度时的硝酸钾溶解度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该温度时
.
(6)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绘制符合硝酸钾溶解度变化规律的曲线。
温度 |
溶解度(
水) |
20 |
31.6 |
40 |
63.9 |
50 |
145 |
60 |
110 |
70 |
140 |
80 |
169 |
人类常从矿石中获取金属材料。
(1)铁是冶炼最多的金属。工业炼铁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中的氧化剂是。该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常用于灭火的是.
(2)铜是人类利用较早的金属,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铝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炼铝原料水铝石的主要成分是
,
由种元素组成,2
中含有g氧元素。
(4)金属冶炼通常使矿石中金属元素转变为(填"化合"或"游离")态。
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鉴别羊毛纤维与棉纤维的方法是;
(2)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作用;
(3)"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下列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垃圾:①塑料瓶 ②烂菜叶
③废电池 ④废报纸,能引起白色污染的是(填序号);
(4)写出一条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措施。
已知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产生温室效应;B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H是蓝色沉淀。根据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C;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美国两位科学家利用碘元素,借助放射学进行了“G蛋白偶联受体” 研究,揭开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图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填“微量”或“常量”);
(2)由图一可知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下列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