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不宜用瓷坩埚灼烧氢氧化钠或碳酸钠
B.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后所得溶液浓度偏大
C.分液操作时,由于分液漏斗下端已沾满下层液体,故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
D.用托盘天平称量11.74g氯化钠晶体
E.用结晶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2)实验室需要0.1 mol·L-1NaOH溶液450 moL和0.5 mol·L-1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②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 (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③请计算需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NaOH的质量为 g。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中可以看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g。
④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I.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某含镁3%一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三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有关问题。
【探究一】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问题讨论: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实验中称取5.4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投入VmL2.0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则NaOH溶液的体积V≥ mL。
(3)实验中,当铝镁合金充分反应后,在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前,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按顺序依次为 。
【探究二】实验方案:称量xg铝镁合金粉末,放在如图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
问题讨论:
(4)欲计算Mg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测定的数据是 。
(5)假设实验中测出该数据为yg,则原铝镁合金粉末中镁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x、y代数式表示)。
[探究三]实验方案:镁铝合金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问题讨论:
(6)同学们拟选用下边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a接 。(填接口字母,仪器不一定全选。)
(7)同学们仔细分析(6)中连接的实验装置后,又设计了下左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
②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如上右图,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 mL。
③与上左图装置相比,用(6)中连接的装置进行实验时,容易引起误差的原因是 (任写一点)。
高锰酸钾是中学化学常用的试剂。工业上用软锰矿制备高锰酸钾流程如下:
(1)铋酸钠(NaBiO3,不溶于水)用于定性检验酸性溶液中Mn2+的存在(铋的还原产物为Bi3+),Mn的氧化产物为+7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KMnO4稀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与下列物质相同的是 (填代号)。
a.84消毒液(NaClO溶液) b.双氧水 c.苯酚 d.75%酒精
(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 (写化学式)。
(4)理论上(若不考虑物质循环与制备过程中的损失)1 mol MnO2可制得 mol KMnO4。
(5)该生产中需要纯净的CO2气体。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所需气体发生装置可以是 (选填代号)。
(6)操作Ⅰ的名称是 ;操作Ⅱ根据KMnO4和K2CO3两物质在 (填性质)上的差异,采用 (填操作步骤)、趁热过滤得到KMnO4。
某红色固体粉末样品可能含有Fe2O3和Cu2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校化学自主探究实验小组拟对其组成进行探究,查阅资料:Cu2O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u2O+2H+=Cu+Cu2++H2O。
实验探究一:学生甲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称量反应前后装置C中样品的质量,以确定样品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组装完成后,夹好止水夹,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2)从下列实验步骤中,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打开止水夹 ②熄灭C处的酒精喷灯 ③C处冷却至室温后,关闭止水夹
④点燃C处的酒精喷灯⑤收集氢气并验纯
实验探究二:
(3)学生乙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并作出如下假设和判断,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
A.若固体全部溶解,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Fe2O3,一定不含有Cu2O
B.若固体部分溶解,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Cu2O,一定不含有Fe2O3
C.若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样品一定含有Fe2O3和Cu2O
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写出产生上述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三:
(4)学生丙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经过滤得到固体3.2g,测得滤液中Fe2+有1.0 mol,则样品中n(Cu2O)=_______________mol。
已知二氧化硅,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镁和钠的化学性质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Ⅰ.用如上图所示装置进行镁和二氧化硫的实验,其中A是制备二氧化硫的发生装置。
(1)选择制取二氧化硫的合适试剂 (填序号)。
①10%的硫酸溶液②80%硫酸溶液③亚硫酸钠固体④亚硫酸钙固体
(2)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装置C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3)请在图中画出制备二氧化硫的发生装置,注明仪器名称,固定仪器省略不画。
(4)你认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任写2条)。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实验室制硅”的研究,查阅资料知:①工业上在高温时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可制得硅;②镁在点燃的条件下即可与二氧化硅反应;③金属硅化物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与四氢化硅;④四氢化硅在空气中自燃。
他们在实验报告中记录着:“……选用合适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再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然后过滤,洗涤,干燥,最后称量……在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其产率也只有预期值的63%左右。”
(5)该小组“实验室制硅” 的化学方程式是 。
(6)你估计“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的原因是 。
在化学研究领域,经常需要对一些物质进行性质的确定。如利用下列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出一定质量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对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量m g金属镁(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用铜网包住放入干净的试管中;
②按图示组装好装置,然后在关闭活塞的分液漏斗中装入一定体积2 mol/L的盐酸;
③调整右边玻璃管(带均匀刻度值),让U型管两端液面在同一水平面,读出右边玻璃管的液面刻度值为V1mL;
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一定量的盐酸进入试管中后立即关闭活塞;
⑤当镁条反应完后, ,读出右边玻璃管的液面刻度为V2 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你认为步骤⑤中空格应进行的操作 。
(2)若V1,V2均是折算为标况下的值,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Ar(Mg)的实验测定表达式为Ar(Mg)= ,你认为此表达式求出的值是否准确? (填‘是’或‘不’),主要问题为 (若回答‘是’则此空不填)。(2+1+1=4分)
(3)步骤①中,为什么要用铜网包住镁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