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 A.辛亥革命 | B.太平天国运动 | C.戊戌变法 | D.义和团运动 |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张上截然对立的思想家是
| A.孔子和老子 | B.孟子和荀子 |
| C.荀子和庄子 | D.荀子和韩非子 |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法,丙——道 |
| B.甲——儒,乙——道,丙——墨 |
| C.甲——墨,乙——法,丙——道 |
| D.甲——道,乙——墨,丙——儒 |
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
| A.民贵君轻说 | B.人性本善说 |
| C.先义后利说 | D.浩然之气说 |
下列对图中人物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 A.他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 B.他要求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其思想具有保守性 |
| C.他主张“因材施教”,他兴办私学,只招收贵族子弟 |
| D.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学生坚持不同于老师的意见 |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建交高潮。与这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选项是( ) 
| 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 |
| 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 |
|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
| 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多哈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