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直到近代,浙江新安地区“千年之冢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其主要原因是

A.宗法传统的影响 B.封建政府的提倡 C.小农经济的稳定 D.儒家思想的流传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何吋()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B.两极格局的确立
C.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

1801年.美国总统麦迪逊在一封信中写道: “我们再也不能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新东西了”,“它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孟德斯鸠认为的共和国只能在一小片领土上生存的理论是错误的。”麦迪逊所谓的“新东西”主要指()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民族形成、赢得独立
C.邦联国家、地方自治 D.联邦体制、三权分立

“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前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的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在这两个历史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新大国分别是()

A.法国、德国 B.德国、日本 C.英国、法国 D.英国、美国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了《航海条例》,遭到荷兰的强烈反对.引发了双方的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但到19世纪40年代末,英国却废除了《航海条例》。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B.英荷关系的改善
C.英国殖民重心由北美转移到亚洲 D.英国实力的衰落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汄为,“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两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是……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其中的“第三次反思”是在()

A.解放战争胜利后 B.大跃进运动后
C.—五计划完成后 D.“文化大革命”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