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 ,理由是
(2)在此细胞中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
(3)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并能作为蛋白质的运输通道的是:【 】 。
(4)能合成蛋白质,被称为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的细胞器是:【 】 。
(5)为细胞生理活动提供所需能量的主要细胞器是:【 】 。(6)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
将未受精的海胆卵细胞制备的细胞质悬浮液与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一起温育,很少有放射性掺入到蛋白质中;但是,如果从加入精子后的卵细胞中制备同样的悬浮液与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一起温育,就能在蛋白质中检测到放射性,并且放射性掺入的速度逐渐加快并持续几小时(如图a)。如果在受精卵中加入RNA合成抑制剂放线菌素D,开始阶段受精卵中蛋白质合成速度同样很快(如图b),一段时间后蛋白质的合成速率有所下降。请据图分析回答:
(a)卵细胞受精后蛋白质合成的同位素标记实验(b)受精后放线菌素D的抑制实验
(1)受精作用发生后,受精卵中有一半的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将迅速进行细胞的,新生命由此开始了遗传物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发育过程。
(2)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
(3)图(b)中两条曲线开始部分是重叠的,说明加入放线菌素D后,开始时并不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原因是。
(4)受精后的卵细胞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时,除需要直接模板、氨基酸、酶外,还需要__
(至少答两点)等条件。
(5)受精10h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放射性渗入速度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最适温度、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从甲图分析,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时间点是
。经过一昼夜,大棚内农作物的干重的变化情况是是。
(2)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
(3)如果将光照强度从乙图中B点降到A点,叶绿体中C3的含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是
。
(4)如果在乙图中的C点将温度降低10℃,则光合作用合成量将会。
(5)甲图中的0点~6点之间和6点~12点之间,呼吸作用强度更强的时间段。
在生物学实验中由于操作上的一些失误,可能会造成实验效果不明显或实验结果与实际不符的情况,请尝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探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较长时间保温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预计上清液中应没有放射性,但结果出现了放射性。误差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
(2)用大豆组织样液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时,没出现紫色而出现蓝色反应。原因是
加得太多。
(3)用花生子叶制切片做脂肪的鉴定实验,观察到有的细胞清晰有的却很模糊。原因是
。
(4)用新鲜的菠菜为材料提取叶绿体的色素,加的无水乙醇过多,其他操作均正确,提取的色素滤液的颜色将。
(5)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的色素时,所得到的色素带有重叠。原因是。
(6)用蔗糖溶液作为外界溶液做质壁分离实验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滴加清水后却不复原。原因是。
(7)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淀粉酶和淀粉充分混合后分别置于0℃、60℃、100℃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再用碘液检验,结果都不变蓝。原因是
下图一是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解,图二甲表示的是某一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这些细胞采自同一动物的某器官,则该器官是。
(2)在雄蜂的发育过程中会出现与细胞图类似的过程。
(3)图二中的甲可表示图一中的细胞。在图二的乙坐标中用柱状图表示B细胞的下一个分裂相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
(4)若该个体有两对等位基因(Yy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与图C相对应的基因组成可能为。基因重组可能发生在细胞中。
下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某学生对四种细胞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分类(A和a、B和b),请各写出一种分类的依据。
A和a:;B和b:。
(2)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细胞乙,发现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3)根据甲图所示的细胞填写答题纸相应位置上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