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9分)下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回答:

(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        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
      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         ,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
③表示        ,请举一个例子: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           ,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
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            。
(4)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
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有赖于        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          有关。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7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为研究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如果进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设计中②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①号试管中溶液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玻璃管释放气泡速率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证明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就需要设置—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可在原设计的实验基础上如何改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每空1分)细胞内受损后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吞噬泡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图中自噬体由____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构成(不考虑自噬体内的线粒体)。
(2)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_阶段。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溶酶体内的pH在5.0左右,由此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_。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_____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

(8分,每空1分)图中的甲、乙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甲图中:①为清水,②为0.3g/mL的蔗糖溶液,③为半透膜)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a具有③半透膜,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图中④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相当于甲图中的③,③与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把根毛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___________,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______________。
(5)若把根毛细胞放入0.9g/mL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质壁分离,较长时间后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是一个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系谱。致病基因(a)是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的。图2显示的是A和a基因区域中某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提取家系中Ⅰ1、Ⅰ2和Ⅱ1的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再用特异性探针做分子杂交,结果见图3。

(1)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2)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为q。如果Ⅱ2与一个正常男性随机婚配,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如果第一个孩子是患者,他们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3)基因工程中限制酶的作用是识别双链DNA分子的_________,并切割DNA双链。
(4)根据图2和图3,可以判断分子杂交所用探针与A基因结合的位置位于_______。
(5)B和b是一对等位基因。为了研究A、a与B、b的位置关系,遗传学家对若干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个体婚配的众多后代的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后代的基因型只有AaBB和AABb两种。据此,可以判断这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__(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
并用遗传图解表示说明。(要求写出配子,基因连锁用 表示,表现型不作要求)

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
(1)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L-天冬酰胺酶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培养基 + L-天冬酰胺酶 + 淋巴瘤细胞
对照组:培养基 +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分组
生长状态
L-天冬酰胺含量
培养液
细胞内
实验组

缺乏
缺乏
对照组
正常
缺乏
正常

结果分析:
该实验利用了酶的特性;表中①应为;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
(2)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是因为发生了反应;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
(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