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
回答下列问题:
(1)④、⑤、⑦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
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与足量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放出热量
,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探究⑧、⑨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可选用的试剂有:氯水、
溶液、
溶液、
。
请完成实验
报告单:
| 实验内容 |
现象 |
步骤一:试管1:取少量氯水:试管2:取少量 溶液,滴加少量氯水。 |
试管2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 步骤二:分别向试管1、试管2中加入试剂________,振荡。 |
试管2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
| ①试管1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该结论的原因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
NaHCO3在水溶液中,HCO3-的电离程度小于HCO3-的水解程度。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H2CO3的电离方程式为;
⑵NaHCO3溶液显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⑶在该溶液中,c(Na+)、c(H+)、c(HCO3-)、c(OH-)的大小关系为
;
⑷根据电荷守恒原理,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有:
c(Na+)+c(H+)=;
⑸根据物料守恒原理,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有:
c(Na+)=。
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
2 A(g)+ B(g)
2 C(g)
(1)若开始时放入2 mol A和1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 C,这时A的物质的
量为mol。
(2)若开始时放入6 mol A和3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mol。
(3)若开始时放入x mol A,2 mol B和2 mol 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 mol和3 a mol,则x=mol。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1 mol 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1)若以A点表示25℃时水在电离平衡时的离子浓度, 当温度升到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到B点,则此时水的离子积从增加到。
(2)将常温下的pH=8的Ba(OH)2溶液与常温下的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100℃的恒温,欲使混合溶液pH=7,则Ba(OH)2与盐酸的体积比为。
(填化学式)在空气中:将氯化铁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物质_______________;碳酸氢钠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物质_____________;硫酸铝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亚硫酸钠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__________。
某无色溶液,由Na+、Ag+、Ba2+、Al3+、AlO2-、MnO4-、CO32-、SO42-、SiO32-中的
若干种组成(不考虑水的电离)。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溶液,加入过量的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无色溶液;
Ⅱ.在Ⅰ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4HCO3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
Ⅲ. 在Ⅱ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加热,也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Ⅰ可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2)由实验Ⅱ可知原溶液溶液中还一定含有的离子是;生成甲的离子方程式为。
(3)实验Ⅲ中生成白色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为
。
原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离子是;检验该离子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