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和③的种类均不同 |
B.a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 扩散,b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 C.若图示为红细胞的细胞膜,则a可代表O2,b可代表萄葡糖 |
| D.该图可以表示细胞内的其他生物膜结构 |
记者从国家林业局了解到,我国圈养大熊猫繁育克服了汶川地震影响,取得喜人成绩。截止到2008年12月24日,人工圈养大熊猫已达268只,而以长期合作方式圈养在国外的大熊猫有27只。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工圈养能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
| B.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之一是其栖息地被破坏 |
| C.人工圈养属于易地保护,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
| D.对大熊猫进行科学研究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
|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
|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
|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
某小组的同学准备制作一个生态瓶,为使它较长时间保持稳定,一位同学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 A.所用瓶子应是透明的,以便使瓶内生物得到充足光照 |
| B.瓶内生物应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 C.瓶内绿色植物越多越好 |
| D.瓶内各生物之间应存在营养上的联系 |
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 |
| B.生产者中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 |
| C.流经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
|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
下图为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限制因素图解,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影响植物固定太阳能的因素只有光、水、CO2、矿质营养 |
| B.在晴朗的夏天,CO2浓度往往成为植物固定太阳能的限制因素 |
| C.通过取食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净生产量的10%~20% |
| D.图中的“营养”是指落叶和枯枝中能被植物再利用的有机营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