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0.92 mol/L的稀硫酸。
⑴甲:量取 mL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小心地倒入成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 再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将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摇匀。
①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
;
②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
⑵乙: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的水,均匀搅拌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mL刻度线,再搅拌均匀。
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
。
有pH=4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瓶溶液:(以下均用>、<、=表示)
(1)设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c1、c2、c3,则其关系是
(2)取相同体积的三种酸分别加入蒸馏水稀释到pH=6,需水的体积依次为V1、V2、V3,则其关系是。
(3)完全中和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的Ba(OH)2溶液时,需三种酸的物质的量依次为n1、n2、n3,则其关系是。
(4)取同体积的酸的溶液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反应开始放出H2的速率依次为υ1、υ2、υ3,则其关系是;反应过程中放出H2的速率依次为υa、υb、υc,则其关系是
根据下列有机化合物,回答问题。
(1)上述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为;
(2)写出丙中官能团的名称;
(3)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X、Y两种物质(相对分子质量:X<Y)。由X经下列反应可制得N、F两种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是常用的塑料。
(ⅰ)X转化为M的反应类型是。写出N的结构简式:
(ⅱ)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ⅲ)在一定条件下,E分子能脱去水形成多种化合物:
①请写出两分子E脱去一分子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E能脱去两分子水形成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a、b、c、d、e、f、g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其中只有g为金属元素,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两倍,b、e ,d、f同主族,且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中没有中子的同位素的原子组成符号为,c与a按原子数目比为1∶3构成分子构型为;a与g的单质可按2∶1化合,试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2)a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有一种称为“绿色氧化剂”。写出酸性条件下该化合物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f2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一种常见的溶剂,通常条件下1克该物质完全燃烧会释放出7.8 kJ的热,试写出该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准状况下c的氢化物溶解度为700,用c的氢化物做喷泉实验后所形成的溶液密度为ρ g/cm3,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 ______________(此空用数据列出表达式即可)。
(5)已知单质A为常见黑色固体粉末,B是元素f的最高价含氧酸,其存在如图所示的转换关系:
(I) 若向C中滴加KSCN溶液立即呈血红色。则: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难以溶解,因此反应①的条件是;在工业上反应③是在___________(填设备)中进行的;在实验室用________(填药品名)检验D的存在;含D的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是 。
(II) 若A是元素b的单质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铁架台均已略去)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气体性质实验。图中用箭头表示气体流向,A表示一种纯净、干燥的气体,B表示另一种气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己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实验中所用的药品和干燥剂只能从下列物质中选取:Na2CO3、NaHCO3、MnO2、Na2O2、NaCl、无水CaCl2、NH4HCO3、碱石灰等固体和H2O2、蒸馏水。
根据图中装置和反应现象请回答:
(1)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丁中的干燥剂应选,不选另一种干燥剂的理由是。
(3)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戊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是(吸热、放热)反应,可能发生的什么现象可以证明你的判断。
下图是化学中部分常见的氧化物和单质的转化关系。其中,氧化物f是制造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氧化物c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单质F________,氧化物d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