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阅读下面材料:

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当A、B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在原点,如图1,∣AB∣=∣OB∣=∣b∣=∣a-b∣;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如图2,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AB∣=∣OB∣-∣OA∣=∣b∣-∣a∣=b-a=∣a-b∣;
如图3,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AB∣=∣OB∣-∣OA∣=∣b∣-∣a∣=-b-(-a)=∣a-b∣;
如图4,点A、B在原点的两边,∣AB∣=∣OB∣+∣OA∣=∣a∣+∣b∣=" a" +(-b)=∣a-b∣;
(2)回答下列问题:
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共3分)
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_____,如果∣AB∣=2,那么x为_ ___ (共4分)
当代数式∣x+1∣+∣x-2∣+∣x+3∣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值是___________;此时代数式∣x+1∣+∣x-2∣+∣x+3∣的值是_____________.

科目 数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与运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 一次函数y=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以线段AB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ABC,∠BAC=

(1)、请写出A,B两点坐标并在方格纸中画出函数图象与等腰Rt△ABC;
(2)、求过B、C两点直线的函数关系式.

如图,AB∥CD,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AC于E,F两点,再分别以E,F为圆心,大于EF长为半径作圆弧,两条圆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CD于点M.

(1)若∠ACD=114°,求∠MAB的度数;
(2)若CN⊥AM,垂足为N,求证:△CAN≌△MCN.

2014年阜宁县中小学积极开展体艺“2+1”活动,某校学生会准备调查八年级学生参加“武术类”、“书画类”、“棋牌类”、“器乐类”四类校本课程的人数:
(1)确定调查方式时,甲同学说:“我到八年级(1)班去调查全体同学”;乙同学说:“放学时我到校门口随机调查部分同学”;丙同学说:“我到八年级每个班随机调查一定数量的同学”。请你指出哪位同学的调查方式最合理;
(2)他们采用了最为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

类别
频数(人数)
频率
武术类
25
0.25
书画类
20
0.20
棋牌类
15

器乐类

0.40
合计

1.00



请你根据以上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①填空;a= , b=, c=
②在扇形统计图中器乐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③若该校八年级有学生560人,请你估计大约有多少学生参加武术类校本课程.

已知AC⊥BC,BD⊥AD,AC 与BD 交于O,AC=BD.

求证:(1)BC=AD; (2)△OAB是等腰三角形

如图,AC⊥CB,垂足为C点,AC=CB=8cm,点Q是AC的中点,动点P由B点出发,沿射线BC方向匀速移动.点P的运动速度为2cm/s.设动点P运动的时间为ts.为方便说明,我们分别记三角形ABC面积为S,三角形PCQ的面积为S1,三角形PAQ的面积为S2,三角形ABP的面积为S3.

(1)S3cm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当点P运动几秒,S1S,说明理由;
(3)请你探索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S1=S2=S3
若存在,求出t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