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6~20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也(2)朝夕阴
(3)云归而岩穴(4)四之景不同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写出文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用原文回答)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2分,每空限四个字)
《岳阳楼记》回荡着             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             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宁静祥和的理想之风。
、比较[甲][乙]两段文字所写景物的不同点,完成下表。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诗词和文言文
按要求填写句子(任选三句,书写规范工整)(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窈淑女,________________。(《关雎》)
③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
下面各组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1分)

A.公问其 B.固不以山溪之险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去怀乡
C.公输盘不 D.子墨子解带

学而时习之,不亦乎乡身死而不受
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1分)

A.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本文选自__________,标题中的“讽”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视之(仔细) B.时时而进(间或、偶然)
C.战胜朝廷(在) D.期年之后(几年)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 今齐地方千里 ________________
② 徐公不若君之美 ________________
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
④ 皆美于徐公 ________________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邹忌成功劝说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志,甚奇之。
解释句中加点词
①等死,国可乎②吴广以为
③父友同郡薛勤来之④勤知其有清志,甚
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辍耕垄上父友同郡薛勤来候
佣者笑应曰庭宇芜秽
与人佣耕闲处一室
勤知有清志安陵君许寡人
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与“扶苏以数谏故”相同的一项是()

A.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B.吴广以为然
C.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②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比较甲乙两文中人物特点,说出其异同。在刻画人物方法上,都有哪些共同点?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共l7分)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齐威王召阿①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②,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③,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④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⑤,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阿:古地名。②辟:开垦。③鄄(juàn):古地名。④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⑤饰诈:掩饰,欺诈。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今齐地方千里(2)王之甚矣
(3)之曰(4)敢饰诈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求王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B.皆以美徐公所欲有甚生者
C.达汉阴征色,发
D.万钟我何加也泻出两峰之间者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1)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2分)

(2)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强于天下”的原因。(4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3——25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给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两处)
是 故 古 之 王 者 建 国 君 民 教 学 为 先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② 是故古之王者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是再啮其言 B.其反激至石
C.湮沙上我如浮云 D.岂能暴涨携之去可以师矣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