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下图是利用红磷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图。
(1)简要叙述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红磷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
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
【实验说明】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锥形瓶A中盛满了氧气;管C中盛满了氮气,并放有红磷固体;试管D是空试管:分液漏斗B中装有蒸馏水。在实验时,蒸馏水不够可以得到补充。
【实验步骤】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按照上述的要求,设法填装好试剂,并连接好整套实验装置。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完善下表。在后续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为“盖灭酒精灯,待管C恢复到常温”,请把这一步骤用“题示”两个字填入下表相应步骤的“操作”栏中,且不必填该步骤对应的“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栏。
步骤 |
操作 |
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
① |
|
现象: 结论: |
② |
|
现象: 结论: |
③ |
|
现象: 结论: |
④ |
继续保留步骤③的所有操作,并点燃 酒精灯 |
现象:红磷燃烧,冒出大量白烟 结论:燃烧同时满足有充足氧气与温 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 |
【实验反思】
Ⅰ.后续实验步骤①②③中,有一步骤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是 。
Ⅱ.有人又认为按照步骤④进行操作,要产生步骤④的预计现象。锥形瓶A中的气体和分液漏斗B中的液体,除了可以是氧气和蒸馏水的组合外,还可以是另外的两种组合:(两种组合中的气体不同,且都不是氧气:两种组合中的液体酸碱性不同,且都不是蒸馏水)
组合l: A中: , B中: 。
组合2:A中: , B中: 。
实验室制得的氯气通常含有水蒸气和盐酸挥发的氯化氢,要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干燥、净化、收集和尾气处理(C瓶用于收集氯气,D瓶用于尾气处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室通常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杂质HCl,则图(1)中A瓶和B瓶依次分别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是氯气的收集装置,将它安置在图(1)中的虚线框内,其导管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查最终尾气排放(导管口c处)是否含有氯气,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测试,如有氯气泄漏,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方法检测氯气,试纸必须用水润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利用如右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
(3)做一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_______次.
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⑴请根据甲同学的意图,连接相应的装置,接口顺序:
b接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接a。
⑵U形管中所盛试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装置③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中有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装置⑤。你认为装置⑤应加在_____________之间(填装置序号)。瓶中可以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丙同学看到甲同学设计的装置后提出无需多加装置,只需将原来烧杯中的AgNO3溶液换成其他溶液。你认为可将溶液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则证明制Cl2时有HCl挥发出来。
要配制450mL 0.2mol·L-1FeSO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有:①在天平上称取a g绿矾(FeSO4·7H2O),将它放在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②将所得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液都转入容量瓶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填写下列空白
⑴a g绿矾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_g。
⑵上述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⑶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
A.若配制时遗漏步骤④; |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C.称量时物、码放反了; | D.绿矾样品已部分风化 |
E.摇匀后溶液低于刻度线,再加入蒸馏水使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F.引流时玻璃棒靠在刻度线上方
⑷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若操作步骤②时有溶液溅在容量瓶外,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为了研究乙酸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该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实验装置,来验证乙酸、碳酸和苯酚溶液酸性强弱。
(1)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 C →→→→→J
(2)写出实验中能说明碳酸比苯酚的酸性强的化学方程式 。
(二)为了研究乙酸的酯化反应,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如下:在园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
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浓硫酸做__________剂和吸水剂(或脱水剂)。
(2)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改为在蒸馏烧瓶内先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然后通过分液漏斗边滴加醋酸,边加热蒸馏。这样操作可以提高酯的产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若需要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分离方法。
下列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A.试剂a是氢氧化钠溶液,试剂b是稀硫酸;分离方法①是蒸馏,分离方法②是分液,分离方法③是蒸馏
B.试剂a是饱和碳酸钠溶液,试剂b是稀硫酸;分离方法①是分液,分离方法②是蒸馏,分离方法③是蒸馏
C.试剂a是饱和碳酸钠溶液,试剂b是稀硝酸;分离方法①是过滤,分离方法②是分液,分离方法③是蒸馏
D.试剂a是氢氧化钠溶液,试剂b是盐酸;分离方法①是分液,分离方法②是蒸馏,分离方法③是分液
(4)该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分两步反应进行的,其反应的过程如下:
a.你认为其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填反应序号,在①②③④中选取)
b.在有机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中,脱水时,羧酸脱基。为了探究酯化反应中的脱水方式,一般采取同位素示踪法,你认为用18O同位素进行标记时,下列标记正确的是。
A.18O只能标记在醇羟基上
B. 18O只能标记在羧酸的羟基上
C.18O可以标记在醇羟基上,也可以标记在羧酸的羟基上
D.18O可以标记在醇羟基上,也可以标记在羧酸的羟基上,还可以标记在羧酸的羰基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