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搬运庭院中的花盆,或翻动花园中的石块,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动,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或西瓜虫。当你搬运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请你对此进行了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 )
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
生了刺激吗?
(2)针对问题B你作出的假设是 。
(3)针对你的假设,设计探究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 ______,因此,要给鼠妇提供___ _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4)做完实验后,你怎样处理鼠妇?为什么? 。
。
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这个实验中:
(1)探究的问题是: ?
(2)作出的假设是: .
(3)为什么实验后要把蚯蚓放回大自然? .
(4)在制定实验方案时,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
在做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在捕捉鼠妇是会发现,它们经常躲在什么地方?
(2)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你提出的问题是?
(3)实验时所用的鼠妇的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为什么?
(4)在设计实验时,注意了使鼠妇的生活环境除外都保持相同,形成了两种环境的对照.
(5)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为什么?
(6)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该怎样处理?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2ml清水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1)本实验共设计了 组对照实验。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
(4)37℃水浴保温10分钟的目的是
探究蚯蚓在玻璃板和粗糙的纸上运动速度的快慢.
(1)提出的问题是: ?
(2)作出的假设是: .
(3)制订计划: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在2min里蠕动的距离.将这条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也测量它在2min里蠕动的距离.如此进行3次,求出蚯蚓在玻璃板和糙纸上各自运动的平均距离.对比结果,得出结论.
(4)实施计划(按实验计划进行):在观察过程中,你如何保证蚯蚓能正常呼吸? .
(5)得出结论: .
(6)实验后我们应把蚯蚓放回原处,这是因为生物的生活需要 的环境.
以下是某生物活动小组设计的“影响馒头发霉的环境因素”的探究实验。请你根据他们的探究方案和探究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对照实验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温暖潮湿(甲组) |
没有发霉 |
少许发霉 |
很多发霉 |
非常多发霉 |
长满了霉菌 |
低温潮湿(乙组) |
没有发霉 |
没有发霉 |
没有发霉 |
没有发霉 |
没有发霉 |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设置的变量是____ 。
(2)依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水分对霉菌的生长繁殖有无影响”,则选取的变量应是 ,设计的对照实验甲、乙组的环境条件应分别是 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