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所致。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平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
A |
B |
C |
处理 |
干燥环境 |
潮湿环境 |
潮湿环境 |
方法 |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 |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 |
将①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②的环境里 |
实验结果 (一周后观察) |
不发霉 |
发霉 |
不发霉 |
请分析回答: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小平探究的问题是: 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分析实验结果,小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平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 和 。
(3)通过小平的实验,请你说出一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 。
学习完植物的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后,某兴趣小组精心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分析回答:
①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均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其他处理如图,然后将甲装置整体移至光下6小时;
②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③取出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然后漂洗干净并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1)甲装置中,A与B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2)从A瓶中挤出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该瓶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叶片进行作用产生的。
(3)用乙装置脱色时,小烧杯内盛放的液体是。
( 4)滴加碘液后,变为蓝色的是取自瓶的叶片。该实验可以证明:绿叶制造淀粉时需要光照和。
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李强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 000 mL的清水中2~3天;
(2)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3)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4)在四只鱼缸中分别加入50 mL、100 mL、200 mL、400 mL电池浸出液;
(5)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入三条金鱼,定时喂喂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下表:
A |
B |
C |
D |
|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mL |
50 |
100 |
200 |
400 |
金鱼成活时间/天 |
15 |
12 |
7 |
1 |
根据以上设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
(2)该实验第5步中,放入各鱼缸的金鱼必须是 。
(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 。该如何设置? 。
小明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帮他回答问题:
试管 |
加入物质 |
控制条件 |
检验方法 |
1号 |
馒头碎屑+2 mL唾液 |
37 ℃水溶10分钟 |
加两滴碘液 |
2号 |
馒头碎屑+2 mL清水 |
37 ℃水溶10分钟 |
加两滴碘液 |
(1)该实验的实验试管和对照试管分别是试管。
(2)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分别是。
(3)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1号,2号。
(4)本实验用37 ℃水溶,是因为。
如图所示装置用来研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某种原料:
(1)这种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度较大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3)实验开始前,将该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叶片中的____________运走或耗尽。
(4)瓶内的叶片与瓶外的叶片形成一组____________。
(5)请补充完整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接庄中学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1)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2)在两缸中分别加入2000mL河水,并分别饲养10只同种、同等大小的蝌蚪;
(3)A缸隔天加入甲状腺激素制剂5mg,持续5次,B 缸不加,其他条件相同;
(4)两缸同时隔天换水一次,每天喂少许熟蛋黄粉和碎菜叶。结果记录如下,请分析回答:
实验要素 |
后腿长出的 平均时间(天) |
前腿长出的 平均时间(天) |
尾脱落的 平均时间(天) |
尾脱落时的 平均体长(cm) |
A缸 |
4 |
7 |
26 |
0.7 |
B缸 |
5 |
9 |
37 |
1.3 |
(1)实验中A缸和B缸的规格、加水量、蝌蚪的数量、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一致的目的是;其中B缸起作用。
(2)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3)若要进一步验证“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可再选取10只相同的小蝌蚪,将其破坏,其它培养条件应与(“A”/“B”)缸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