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金鱼的生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设计如下试验,实验过程:
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锥形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同时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②向B、C、D锥形瓶中放入等量的金鱼藻。
③向四个锥形瓶中放入大小、形状、生长状况相近的金鱼各一条,用软木塞塞紧。
④A、B、C锥形瓶置于阳光下,D锥形瓶放在黑暗的环境里。

实验结果如下:

锥形瓶编号
A
B
C
D
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天)
3
11
25
2

 
根据上述试验回答:
(1)  比较A、B、C可知,它们具有相同的非生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A和B的实验结果可知,金鱼藻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       两个锥形瓶试验的比较,可以说明金鱼藻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4)D装置中的金鱼存活时间短的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果你翻动花园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园中的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某同学对此作了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黑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
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中央处放上10只鼠妇,观察它们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4)在铁盘中央放10只鼠妇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
(5)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_____ ______。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请回答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的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 )
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
(2)作出假设: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可以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的假设是
(3)设计实验: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请判断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
A.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B.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C.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4)实施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量筒先量取2毫升唾液倒
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只试管中,以形成对照。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请加以改正。
(5)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下表为小明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

试管
加入的物质
温度
加入试剂(充分摇匀)
实验现象
1号
馒头碎屑 +2毫升唾液
37℃
碘液

2号
馒头碎屑 +2毫升清水
37℃
碘液

(1)实验中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2)在该实验中,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
(3)在本实验中,设计2号试管的作用是

向 A、B、C三支试管中各加入淀粉2毫升,再向A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B和C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唾液,随后,在C试管中滴加一滴碘液。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三支试管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2)将三支试管充分振荡,放入盛有37 ℃的温水中,10分钟后,在A、B两试管中各加几滴碘液,出现的现象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上述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进行探究,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示的探究实验:

(1)甲同学洗手后在培养基上按了一下,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盖。这种将手上少量细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作 。设定实验温度为28℃的理由是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并不完善,为了更充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你修改后的实验步骤是
(3)预测正常情况下的实验结果是
(4)甲同学对下列四种生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表示有,×表示无)。你认为记录错误的是()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叶绿体
艾滋病毒


×

×
酵母菌




×
草履虫
×




衣藻





A.艾滋病毒 B.酵母菌
C.草履虫 D.衣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