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某食品包装袋上的说明,从表中的配料中分别选出一种物质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相应字母)。

品  名
×××
配  料
A鲜鸡蛋       B精面粉       C白砂糖      D精炼植物油   
E奶粉          F食盐         G柠檬汁等
保质期
240天
生产日期
标于包装袋封口上

①    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富含油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合成材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溶液中C(Na+C(CH3CO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
(2)PH值为3的CH3COOH 溶液与PH值为1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溶液中C (Na+C(CH3COO‾)。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CH3COOH 溶液和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中C(CH3COO‾)==C(Na+),则CH3COOH 溶液的体积NaOH 溶液的体积。
(4)将m mol•L‾1的CH3COOH 溶液和n mol•L‾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7。则原醋酸溶液中的C(H+原氢氧化钠溶液中的C(OH‾)。m和n的大小关系是mn。

19.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2(g)+H2(g) CO(g)+H2 O(g),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2)恒温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字母)。

A.c(CO2)=c(CO)
B.K不变
C.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D.v(H2)=v( CO2

E.c(H2)保持不变
(3)若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c(CO2)·c(H2)=c(CO)·c(H2 O),此时的温度为;在此温度下,若向该容器中投入1 mol CO2、1.2 mol H2、0.75 mol CO、
1.5 mol H2 O,则此时反应朝(填“正反应”、“逆反应”)方向进行。

18.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的相关问题,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丙中滴有少量的酚酞试液。

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2)石墨电极(C)的电极反应式为
(3)在标准状况下,若有2.24 L氧气参加反应,则乙装置中铁电极上生成的气体体积为L。
(4)在开始一段时间,铜a电极附近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5)若丙中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

17.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振荡,静置,CCl4层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静置,CCl4层的颜色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并配平CCl4层南紫色变成无色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系数是1,不用写):

(2)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有
(3)把KI溶液换成KBr溶液,则CCl4层变为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加碘盐中含碘量为20~50 mg/kg。制取加碘盐(含KIO3的食盐)
1000 kg,若用KI与Cl2反应制KIO3,则至少需要消耗Cl2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

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CoO)的工艺流程如下:

(1)过程I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过程II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中只有一种酸根)。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钠溶液在过程III和IV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分别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在过程III、IV中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