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低碳经济”备受关注,CO2的产生及有效开发利用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某反应的平衡表达式为:
它所对应的化学反应为: 。
(2)—定条件下,将C(s)和H2O(g)分别加入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发生(1)中反应:其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 容器 |
容积/L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
| C(s) |
H2O(g) |
H2(g) |
||||
| 甲 |
2 |
T1 |
2 |
4 |
3.2 |
8 |
| 乙 |
1 |
T2 |
1 |
2 |
1.2 |
3 |
①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②乙容器中,当反应进行到1.5min时,H2O(g)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字母)。
A.="0.8" mol·L-1 B.=1.4mol·L-1 C.<1.4 mol·L-1 D.>1.4mol·L-1
③丙容器的容积为1L,T1℃时,按下列配比充入C(s)、H2O(g)、CO2(g)和H2(g), 达到平衡时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与甲容器完全相同的是 (填字母)。
A.0.6 mol 1.0 mol 0.5 mol 1.0 mol
B.0.6 mol 2.0 mol 0 mol 0 mol
C.1.0 mol 2.0 mol1.0 mol2.0 mol
D.0.25 mol 0.5 mol 0.75 mol 1.5 mol
(3)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甲醚的反应原理为:
2CO2(g) + 6H2(g)
CH3OCH3(g) + 3H2O(g)
已知一定压强下,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见下表:
| 投料比[n(H2) / n(CO2)] |
500 K |
600 K |
700 K |
800 K |
| 1.5 |
45% |
33% |
20% |
12% |
| 2.0 |
60% |
43% |
28% |
15% |
| 3.0 |
83% |
62% |
37% |
22% |
①该反应的焓变△H 0,熵变△S 0(填>、<或=)。
②用甲醚作为燃料电池原料,在碱性介质中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若以1.12 L·min-1(标准状况)的速率向该电池中通入甲醚(沸点为-24.9 ℃),用该电池电解500 mL 2 mol·L-1 CuSO4溶液,通电0.50 min后,理论上可析出金属铜 g。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醋酸的电离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探究浓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
用pH计测定25℃时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其结果如下:
| 醋酸浓度(mol/L) |
0.0010 |
0.0100 |
0.0200 |
0.1000 |
0.2000 |
| pH |
3.88 |
3.38 |
3.23 |
2.88 |
2.73 |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醋酸的电离方程式:。
(2)醋酸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
(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结论,你认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4)从表中的数据,还可以得出另一结论:随着醋酸浓度的减小,醋酸的电离程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I:C(s) +O2 (g)=CO2(g)△H1<0①
途径II:先制成水煤气:C(s) +H2O(g)=CO(g)+H2(g)△H2>0②
再燃烧水煤气:2CO(g)+O2 (g)=2CO2(g)△H3<0③
2H2(g)+O2 (g)=2H2O(g)△H4<0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I放出的热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途径II放出的热量,原因是。
(2)△H1、△H2、△H3、△H4的数学关系式是。
(3)12g炭粉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110.3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4)煤炭作为燃料采用途径II的优点有
实验需要0.10mol/LNaOH溶液470mL,根据溶液配制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药匙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有:。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g。
(3)定容时,待容量瓶中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后的下一步操作是。
(4)定容时,若加入的水超过刻度线,必须采取的措施是:。
(5)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
偏低的有;无影响的有。
| 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
|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
|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
|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E、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某白色粉末由碳酸钠、硝酸镁、硫酸铜、氯化钾、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检验它们所含的物质,做了以下实验。①取部分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分别进行实验;②在第一份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继续往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在第二份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由此可判断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含(写化学式,下同),肯定没有,可能含有。对可能有的物质,可采用来检验,如果含有该物质,其现象是。步骤③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有十种物质:①铁丝;②CO气体;③CO2气体;④硫酸;⑤CaO固体;⑥盐酸;⑦(NH4) 2SO4晶体;⑧熔融NaOH;⑨液态氯化氢;⑩酒精,以上物质中:
(1)属于非电解质的有(填代号),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填代号),题中所示状态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有(填代号)。
(2)属于盐的物质其电离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