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 A、B、C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C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是黄绿色的气体。
①写出A、B的元素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某短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2倍,其单质甲可发生如下反应:
甲 + 乙丙 + 丁 + 水。
(1)若丙为NO2。
①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火箭常用NO2的二聚体N2O4作氧化剂,肼(N2H4)作燃料,已知:
N2(g)+2O2(g)=2NO2(g) △H =-67.7kJ·mol-1
N2H4(g)+O2(g)=N2(g)+2H2O(g)△H =-534.0kJ·mol-1
2NO2(g)N2O4(g)△H =-52.7kJ·mol-1
试写出气态肼(N2H4)在气态四氧化二氮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肼又称联氨,广泛用于火箭推进剂、有机合成及燃料电池。肼燃料电池原理如右图所示,右边电极为(填“正极”、“负极”),左边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2)若丙为SO2。
①把乙滴入硫酸铜晶体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SO2气体有毒,多余的SO2气体常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写出吸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③在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有关反应:
SO2-2e-+2H2O = SO42-+4H+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
B.上述反应中若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05mol,则生成溶液的PH值为1 |
C.Fe2(SO4)3、品红两种溶液都能使上述反应进行 |
D.通入Cl2会降低SO2的漂白作用 |
(6分)按要求写热化学方程式:
(1)已知稀溶液中,1 mol H2SO4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时,放出114.6 kJ热量,写出表示H2SO4与NaOH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101 kPa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气体放出热量为Q kJ,经测定,将生成的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25 g白色沉淀,写出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
②C(s)+O2(g)===CO2(g) ΔH2=-393.5 kJ/mol
③H2(g)+O2(g)===H2O(l )ΔH3=-285.8 kJ/mol
写出由C(s)、H2(g)和O2(g)化合生成CH3COOH(l)的热化学方程式。
(9分)短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变小。A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B、D属于同一主族,C为自然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2倍,E为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1)A、B的元素名称分别为、。
(2)D、E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写出其结构简
式。
(3)自然界中B元素多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请写出工业上制取B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实验室制取A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5)a克C单质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分为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测得生成气体(标况,下同)体积为mL;另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将产物冷却后加入足量HCl溶液,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nL。则m:n=。
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A.2NaOH+H2SO4 = Na2SO4+2H2O B.CH4+2O2 = CO2+2H2O
(1)根据反应的本质,两个反应都为反应(放热或吸热),判断两个反应能否设计为原电池?(填“能或不能”)AB
(2)如果能,最好应选择作电解质溶液(NaOH或H2SO4)。则负极电极反应式:,正极电极反应式:。(若均不能则此问不填)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
HA |
NaOH |
混合溶液的pH |
甲 |
C(HA)=0.2 mol·L-1 |
C(NaOH)=0.2mol·L-1 |
pH=a |
乙 |
C(HA)=c1 mol·L-1 |
C(NaOH)=0.2mol·L-1 |
pH=7 |
丙 |
C(HA)="0.1" mol·L-1 |
C(NaOH)=0.1mol·L-1 |
pH=9 |
丁 |
pH=2 |
pH=12 |
pH=b |
请回答:
(1)不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
(2)若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则c1 (填“<”、“>”或“=”)0.2 mol·L-1;乙组实验中HA和NaOH溶液混合前,HA溶液中C(A-)与NaOH溶液中C(Na+)的关系是。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其中,C(A-)=mol·L-1(不能做近似计算,回答准确值,结果不一定要化简)。
(4)丁组实验中,HA和NaOH溶液混合前C(HA) (填“<”、“>”或“=”)C(NaOH); b 7(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