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
A.“信仰即可得救”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鲜卑族拓拔部首领)说:“漠北人能捕捉六畜,善骑马奔驰,随水草迁移,哪有什么可以做将领的人”。
材料二佩里来航时,赠给幕府的是显示工业文明的火车机车模型和电报机,而幕府却只能用力士搬运回赠的大米来展示实力。
材料三材料四美国《侨报》日前刊出署名文章说,1959年,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当年林肯总统不惜付出生命代价换来的成果:国家统一和废除(西藏)农奴制。应该说,仅此两条,毛泽东就可以名垂史册,与林肯一样被人类共同铭记。 ——中新网(2009年3月30日)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中日改革前社会状况的共同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解决上述问题,两次改革分别在经济、文化领域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上述三次改革的性质,并从社会发展进程的角度分别说明其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读图:
材料二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
—— 选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材料一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
为挽救“黑暗”的欧洲,马丁·路德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请概述其改革的突出贡献。
结合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哪些特点?宗教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儒学是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政治思想。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材料二 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写道:“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之不可不备也。”
材料三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朱子语类》
(1)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分别指出作者思想的核心内容及提出的主要目的。
(2)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不同政治势力是如何借助儒家思想服务于自己需要的?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举出儒家思想中对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有积极意义的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建立“幼有所教,壮有所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是古今中外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梦想和追求。
材料一“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摘自《孟子》
材料二“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乃采取民生主义。”“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古代所万不能及的……统计上,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摘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佣16岁以下童工。1935年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材料四
二战后美国股票持有者增长图
材料五在1958年8月19日的讲话中,当谈及人民公社问题时,毛泽东说:“人民公社,一曰大,二曰公。人多,地大,生产规模大,各种事业大;政社是合一的;搞公共食堂,自留地取消,鸡、鸭及房前屋后的小树还是自己的,这些到将来也不存在……人民公社有共产主义的萌芽,产品十分丰富,粮食、棉花、油料都实行共产。如果做到吃饭不要钱,这是一个大变化。大概十年,可能产品非常丰富,道德非常高尚,我们就可以在吃饭、穿衣、住房上面实行共产主义。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政治主张有哪些,对农民的主张在当时有何意义?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及其实践效果。
(3)依据材料三、四,归纳从罗斯福新政到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领域的变化有何突出特点,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建立人民公社的主观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从中可吸取什么教训?
(5)依据以上材料分析说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改革分配制度两者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
图二是2008年金融风暴
材料二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采取三管齐下的措施,花了1万多亿美元,大体上是行之有效的”。黄奇帆表示,一是通过重组甚至国家有化重振金融机构,二是通过打包出售的方式解决坏账,三是以国家信用担保注资。三管齐下的措施还是有效的。“美国GDP很大,这2万亿的坏账也是能很快处理掉的,目前的危机确实严重,但不要看得太悲观,几年时间是可以缓过来的”。
材料三下图为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时的场景:
材料四经济危机周期会有多长?黄奇帆表示,最乐观的判断,2010年底美国走出经济危机。黄奇帆说:“如果效果差一点,整治慢一点,也可能需要四年。但总而言之,对美国经济还是要有一定的信心,这也同样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判断。”美国经济体量大,在世界经济中居于核心地位,如果五、八年内不能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世界在这几年也会被它拖累,所以这时候对美国经济判断非常重要,黄奇帆又说:“我估计到明年下半年美国股市会有一点回头,然后虚拟经济的回头带动实体经济的回升”。
——中共重庆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讲话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图1与图2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府为克服金融危机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与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何相似之处?
(3)材料三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有什么关系?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面对这种趋势,我们国家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