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 D.尽快加入WTO |
荀子说:“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以上言论表明荀子
A.全面解释了传统儒家礼治思想 | B.背离了儒家礼治思想 |
C.继承发展了传统儒家礼治思想 | D.形成了君主专制思想 |
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苏联正在顺利地解决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美国的任务。1966年,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三大上指出苏联正在循序渐进的解决这一任务,并同样坚信苏联将会赶超美国。这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苏联
A.否定了改革的必要性 | B.坚持以农业改革为重点 |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 D.基本沿袭了斯大林模式 |
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美国
A.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 | B.政府的决策受冷战思维影响 |
C.分权制衡原则受到冲击 | D.政府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了。由此,英国
A.颁布了《航海条例》 | B.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
C.进行了1832年议会改革 | D.组建了垄断性贸易公司 |
随着雅典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
A.加剧了公民的贫富分化 | B.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 |
C.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 D.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