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河主要支流年输沙量2004年统计表”,回答3~5题。
河段 |
支流 |
集水面积 (km2) |
年径流量 (108m3) |
年输沙量 (104t) |
① |
洮河 |
24 973 |
53.0 |
2 760 |
湟水 |
15 342 |
24.7 |
2 000 |
|
② |
无定河 |
30 217 |
14.1 |
16 800 |
汾河 |
28 728 |
26.1 |
3 900 |
|
③ |
渭河 |
106 493 |
98.9 |
43 500 |
泾河 |
43 216 |
21.7 |
28 700 |
|
④ |
沁河 |
12 894 |
19.1 |
724 |
大汶河 |
8 264 |
16.3 |
195 |
平均含沙量最大的支流是
A.泾河 | B.渭河 | C.汾河 | D.无定河 |
黄河中游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A.改良盐碱地 | B.保持水土 | C.解决农村燃料不足 | D.治理风沙 |
黄河水能开发主要在
A.中下游 | B.中上游 | C.上游和下游 | D.下游 |
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三大灌溉农业区的叙述,错误的有()
A.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都属于干旱地区 |
B.都是本区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
C.灌溉水源都来自黄河 |
D.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棉花、甜菜等 |
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如下图,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
A.领海范围为a+b=200海里 |
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a+b=200海里 |
C.领海范围为b=12海里 |
D.专属经济区范围为b=200海里 |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我国东北平原与同纬度的德国南部地区相比,小麦种植的有利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 B.灌溉水源充足 |
C.光热条件好 | D.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
与我国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区位因素相比,北德平原小麦种植区分布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A.土壤肥沃,多冻土 | B.类似三江平原的沼泽多 |
C.日照时间短,热量不足 | D.以水稻种植为主 |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北这块黄土地上,饮食、服饰极富地方特色。回答:形成“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体现了当地()
A.降水不足 | B.农时紧迫 |
C.气候适宜种植小麦 | D.擅长面食制作 |
“帕帕头上戴”的主要原因()
A.冬、春季常刮西北风 ,风沙大 | B.引人注目,美观 |
C.光照强,易出汗 | D.表演腰鼓的服饰 |
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A.植被和土壤 | B.土壤和气候 | C.气候和地貌 | D.地貌和植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