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的统治者不断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了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惧地称秦人为“野兽”,把秦国无情的扩张比作“蚕食”,到公元前221年时秦王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称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秦始皇开始装饰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 定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全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除了原秦国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徒列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并把秦国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 。此外,秦始皇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法国媒体每当提到总统的时候,从来不用“法国总统”这个称号,更不会说“我国总统”或“国家总统”,而总是要不厌其烦地说“共和国总统”。每次共和国总统对国民发表正式讲话,在结尾的时候必定要喊两句口号,一句是“法兰西万岁”,另外一句就是“共和国万岁”,把共和国政体和法兰西民族等量齐观。法国人珍惜共和国的观念,是因为其走向共和的历程艰难。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斯塔里夫阿诺斯所说的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英、法两国的政体分别是什么。分析两国政体建立过程所体现出的特点。
近代旅游业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诞生,这是旅游史上的里程碑,从此越来越多的民众加入旅游活动,旅游业成为一个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城市狭窄的生存空间、机器化生产的刻板时间程序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对身心造成伤害,所以,能够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羁绊的旅游活动受到青睐。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于1845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旅行社,世界近代旅游业由此诞生。该旅行社多次组织了消遣性的观光旅游团,业务迅速发展。19世纪末,旅游业已成为欧美各国经济中一个有影响的新兴产业。
中国的一些爱国志士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也纷纷出国考察旅行和求学,推动了近代中国旅游业的产生。20世纪初,西方一些旅行社陆续占领中国市场。1923年,陈光甫成立中国旅行社,尽管它的社会经济地位无足轻重,但它毕竟是中国自己的旅游业。
继1995年实行“双休日”后国务院又决定分别自1999年和2000年开始把国庆节和劳动节的假日各延长至3日,我国旅游业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2000年国家确定了“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总体方针。
——据杜有珍《旅游概论》整理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技术、经济、社会心理三个方面概括近代旅游业诞生的背景。从经济的角度看,19世纪末欧美旅游业为什么会成为有影响的新兴产业?
(2)据材料概括近代中国旅游业的特点。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实施“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总体方针的有利条件。
历史人物的演讲稿,是后人研究历史的珍贵史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一国国民被迫行使起义权时,对暴君来说,国民回到了自然状态,暴君怎么还可能引用社会公约呢?他已经把公约销毁了。……路易应当死,因为祖国必须生。
——罗伯斯比尔《路易应当死,因为祖国必须生!》(1792年12月3日)
材料二我们也有东西,一定可以胜过他,……我们的主义思想,亦要比他新,……我们为自卫为公理而战,这种战争,是为义战,义战是战无不胜的。……我们一定要团结统一,来抵御外侮,来完成我们自己的使命。
——蒋介石《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1934年7月13日)
材料三美国当时突然发现,苏联军队正在东欧建立政府;而原来许多美国人认为美苏关系会是合作关系,但结果却变成了敌对关系。
——基辛格《在北京外交学院的演讲》(1983年11月9日)
(1)材料一中,罗伯斯比尔主张处死国王,他依据的是启蒙思想家的哪一学说?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启蒙思想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活动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蒋介石在演讲时面临着怎样的时局?他认为抵御外侮要靠哪些“东西”?
(3)材料三反映了二战后最初10年怎样的国际格局?当时苏联采取了哪些与美国针锋相对的措施?面对当时美苏的敌对关系,中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4)在研究历史时引用历史人物的演讲稿应注意什么?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时代变迁,英国经济政策不断变化,同时也在深刻影响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向题。
材料一重商主义学派是现代早期经济学的主导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8世纪下半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兴盛时期,……主张国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
——张学博《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启示》
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最早,其特点是始终自发和分散地进行……然而这也有其自身的好处:自由自在地进行工业革命,不受国家干预,更有利于散在民间的大量资本的利用,从而在整体上仍然构成一场规模宏大的经济革命。
——谭天宇《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三 1979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一个国家,如果它的经济和政治生活被国有化,被政府控制或统治的话,是不可能繁荣兴旺的。”
——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6、17世纪欧洲重商主义学派兴盛的原因。并运用相关史实说明这一时期英国采取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具体表现及影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撒切尔夫人的经济主张及其提出背景。从撒切尔夫人的观点如何理解同一时期中国经济改革的必要性?
人们对历史的记录和解释通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上认为袁世凯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把他贴上了“窃国者”的标签,但史学家有新观点认为袁世凯对于辛亥革命是做出重大贡献的,辛亥革命可以说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据高全喜《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材料二“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是经常用来标识五四运动性质及特点的重要概念。(注:此处五四运动是广义概念,包括1915至1923年阃的新文化运动、学生运动等。)
——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的定性及其历史解读》
材料三 1919年苏俄人民委员会决定实行一种特殊的粮食制度。我国史学界以往译为“余粮收集制”。近年一些史学研究者指出这个译名是错误的,按俄文本义,应译为“粮食摊派制”,其基本内容是:由中央粮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包括红军)的需要确定年度征粮总额后,依次摊派至产粮省、县、乡、村,直到每个农户。地方上用半军事化方式,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强制征购农民粮食。
——据赵旭黎《错译的“余粮收集制”与国内吏学界对苏联吏的误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为什么可以说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若不认同作者这一新观点,你会运用哪些史实进行反驳?
(2)材料二用来标识广义五四运动的三个概念中,其中一个明显与史实不符。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特殊粮食制度”的两种译名的主要差别是什么?并说明该制度对苏俄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请指出影响人们对历史记录和解释的因素有哪些?
综合题,主题张家口
材料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通,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以此项路工实关大局,窃谓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更不得力任其难,勉副众望。
——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自序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京张铁路修筑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