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作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1)下列有关利用Fe粉与稀HNO3制备Fe(NO3)3溶液的方法,最佳的是     
a.把过量的铁粉与稀HNO3反应
b.把铁粉与过量的稀HNO3反应
c.先把铁粉灼烧,再溶解于稀HNO3
【提出假设】
假设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条件下NO3能氧化Ag。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2)甲同学为了验证假设1,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检验Fe2+
检验Fe2+的方法:      ,甲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甲同学检验出Fe2+,验证了假设1的成立。请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           
(3)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乙同学放弃了检验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的方法)。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

若银镜消失,假设②成立。
若银镜不消失,假设②不成立。

【思考与交流】
⑷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Fe(NO3)3溶液中的Fe3+和NO3都氧化了Ag。
   (填“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其制备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SnCl2用盐酸而不用水直接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加入锡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 反应I生成的沉淀为Sn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 检验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Ⅱ硫酸的作用之一是控制溶液的pH。若溶液中c(Sn2+)=1.0mol·L-1,则室温下应控制溶液pH _______________。(已知:Ksp[Sn (OH)2]=1.0×10-26)
(5)酸性条件下,SnSO4还可用作双氧水的去除剂,试写出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
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

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打开自来水的开关,将空气从5升的储气瓶压入反应装置,则气流流经导管的顺序是(填字母代号)_______;
(2)通气后,应先点燃________处的酒精灯,再点燃________处的酒精灯,如果同时点燃A、F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为________;装置F的作用为________。
(3)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氮化镁: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Mg3N2是离子化合物,证明Mg3N2是离子化合物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探究小组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水合肼(N2H4·H2O)。
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
实验一: 制备NaClO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配制30%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 (填标号)
A.容量瓶 B.烧杯 C.烧瓶 D.玻璃棒
(2)锥形瓶中发生反应化学程式是
(3)利用中和滴定反应原理测定反应后锥形瓶中混合溶液的NaOH的浓度。取一定量锥形瓶内混合溶液稀释一定倍数后,加入适量的H2O2溶液后,再滴加2-3滴甲基橙试液,用0.100mol/L盐酸滴定。需要加入H2O2除去ClO的原因是
实验二: 制取水合肼。(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馏分(已知:N2H4·H2O易被NaClO氧化,高温易分解)
(4)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 (填标号)。
A.CO (NH2) 2溶液 B.NaOH和NaClO混合溶液
选择的理由是
蒸馏时需要减压,原因是
实验三: 测定馏分中肼含量。
称取馏分5.00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加水配成1000mL溶液,移出10.00mL,用0.1000mol·L-1的I2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
滴定过程中,NaHCO3能控制溶液的pH在6.5左右,原因是能与在滴定过程中产生的 反应。
(6)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16.4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

硫酸铜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某化工厂用含少量铁的废铜渣为原料生产胆矾的流程如下:

(1)写出浸出时铜与稀硫酸、稀硝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2)取样检验是为了确认Fe3是否除净,你的检验方法是
(3)滤渣c是__________。
(4)气体a可以被循环利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气体a被循环利用的原理为2NO+O2=2NO2
(5)一定温度下,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SO2气体、SO3气体和O2气体,且n(SO3)∶n(SO2)=1∶2,写出硫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测定生成的SO2、SO3气体的质量和O2气体的体积。此设计有不合理之处,请指出:

某学生为了测定部分变质的Na2SO3样品的纯度。按右图所示称取一定量的Na2SO3样品放入A装置的烧瓶中,滴入足量的H2SO4至完全反应;然后,将B中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与足量的BaCl2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沉淀23.3g。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玻璃仪器的名称: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__________________处酒精灯(填装置字母)。
(3) 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开始后,写出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6)原样品中Na2SO3的纯度为__________(精确到0.1%)。按题给装置和操作进行实验,若装置连接和实验操作均无任何问题,该学生测得的Na2SO3的纯度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