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每一方框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部分产物未列出):
已知C是紫红色金属固体,B的浓溶液和稀溶液都是有强氧化性。
(1)A的化学式是 ,E化学式是 ;
(2)电解反应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是 ;
(3)对200ml 1mol/L的A溶液进行电解,当有0.02mol电子发生转移时,溶液的为
(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I II
(1)写出上述图中仪器的名称:①;②;
(2)若利用装置I分离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1℃)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实验时仪器②中冷却水的进口为(选填“f”或“g”)。
(3)现需配制250 mL 0.2 mol·L-1 NaCl溶液,装置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有两处错误分别是 , 。
某化学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以NaCl、NH3、CO2和水等为原料以及下图所示装
置制取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aCl = NaHCO3↓+NH4Cl。然后再将NaHCO3制成
Na2CO3。
(1)装置乙的作用是。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中含有的需要进行吸收处理。
(2)由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制取Na2CO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 、。
NaHCO3转化为Na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在(2)中灼烧的时间较短,NaHCO3将分解不完全,该小组对一份加热了t1 min的NaHCO3 样品的组成进行了以下探究。
取加热了t1 min的NaHCO3样品29.6 g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则曲线c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该样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4)若取21. 0 g NaHCO3固体,加热了t2min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l4.8 g。如果把此剩余固体全部加入到200 mL 2 mol·L-1的盐酸中则充分反应后溶液中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在下列各变化中,E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常温下),F为淡黄色粉末,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反应条件均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在该反应中,每生成2.24LG(标准状况),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2)若反应①在溶液中进行,A、C、D均含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和D之间。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反应①在溶液中进行,A是一种强碱,B是一种酸式盐,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且B遇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加热条件下,当A过量时,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4)若反应①在溶液中进行,A是一种强酸,B是一种含两种金属元素的盐,当A过量时,C及D均易溶于水。则A过量时反应①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有A、B、C、D、E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
阳离子 |
K+、Na+、Al3+、Cu2+ |
阴离子 |
OH-、HCO3-、NO3-、SO42- |
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完全溶解;
③进行焰色反应,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A、E为黄色;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C、D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无明显现象。
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1)写出B、C的化学式:B ; C。
(2)写出过量E滴人到C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将含1 mol A的溶液与含1 mol 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在A溶液中加澄清石灰水,其离子方程式为。
(5)上述五种化合物中有一种是常用作净水剂,其净水原理是:(请结合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进行叙述)。
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并配平CCl4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系数是1,不用填写):
(2)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
(3)把KI换成KBr,则CCl4层变成________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加碘盐中含碘量为25.4mg~50 mg/kg。制取加碘盐(含KIO3的食盐)1000 kg,若用KI与Cl2反应制KIO3,至少需要消耗Cl2L(标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