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明同学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了完全相同的四块砖和完全相同的三块海绵,做了如图9所示的三个实验。①该探究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②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 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③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 相同时, 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试管内有适量的某种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组装器材的顺序应按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开始加热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
(3)该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该固体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 ,在熔化过程中的内能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丙图中,该物质在熔化前温度上升较快,熔化后温度上升较慢,其原因是该物质在液态时的比热容比固态时 (填“大”或“小”)
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U形管压强计、烧杯、刻度尺,足量的酒精、水和盐水,已知ρ酒精<ρ水<ρ盐水。
(1)如图1是U形管压强计。实验前,为了检查探头与U形管之间是否漏气,小明用手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同时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 。
(2)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记录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
实验 次数 |
液体 密度 |
液体深度 h/cm |
U形管两侧液面 的高度差△h/cm |
液体压强 的大小 |
1 |
相同 |
3 |
2.7 |
a |
2 |
6 |
5.8 |
b |
|
3 |
9 |
8.9 |
c |
①请将表格中a、b、c三处空缺的信息补充完整:
a、 b、 c、
②根据表中信息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3)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三次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三个烧杯中的液面相平,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小明根据三次实验现象,并结合(2)中②的结论,得出了该探究结论。请你简要说明他分析实验信息得出该探究结论的过程 。
已知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关。小明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实验器材有:稳压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将图中的电路补充完整。
(2)连接电路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了阻值最大端,电流表选择了0~3A的量程。连接好电路后,为了确定电流表的量程选择是否合适,应进行怎样的实验操作? 。
(3)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中要有必要的信息。
(4)小明通过实验操作,还确定了电压的取值范围,在该范围内,他预设了n个间距相等的电压值,为了使测得的实验数据更准确,预设的每个电压值还应满足什么条件? 。
(5)在该实验中,若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接触不良,则闭合开关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情况是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只有电流表有示数B.只有电压表有示数
C.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D.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没有示数。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
(2)温度计放置在水中的要求是 。
(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观察到第2分钟水开始沸腾。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时间t/min |
0 |
0.5 |
1 |
1.5 |
2 |
2.5 |
3 |
3.5 |
温度t/℃ |
90 |
94 |
97 |
98 |
99 |
99 |
99 |
99 |
请在图2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4)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组合机械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为某组合机械示意图,杠杆AB可绕O点转动,AO:OB=4:1,一个体重为600N的人用竖直向下的力拉绳子自由端,使动滑轮O1的上拉钩对杠杆B端产生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杠杆自重、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均不计。
(1)A端所挂重物的重力为300N,则人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少?
(2)作出此时人的受力示意图。
(3)若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则人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