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示装置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
物体种类 |
物重G/N |
斜面高h/cm |
沿斜面的拉力F/N |
斜面长s/cm |
机械效率η/% |
1 |
木块 |
4 |
15 |
1.1 |
90 |
60.6 |
2 |
小车 |
4 |
15 |
|
90 |
|
(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________运动。
(2)根据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由实验可得初步结论: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____越小,机械效率越大。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_________状态时,这两个力有怎样的关系。实验时,需要记下_________的示数。若实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则物体_________处于平衡状态(选填“可能”或“不可能”)。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调节。
(2)如图22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____________个。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21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⑴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⑵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⑶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答出一条即可)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20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20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小明这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并填写相关内容
(4)从图20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某物理研究学习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
物体 |
物体质量m/kg |
重力G/N |
比值G/m(N/kg) |
比值G/m的平均值(N/kg) |
物体1 |
0.1 |
1.0 |
10 |
|
物体2 |
0.2 |
2.1 |
10.1 |
|
物体3 |
0.3 |
2.9 |
9.7 |
|
物体4 |
0.4 |
4.0 |
10 |
|
物体5 |
0.5 |
5.0 |
10 |
|
物体6 |
0.6 |
6.0 |
10 |
(1)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在上表空白处填上比值G/m的平均值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19中画出G—m的图像。
(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及图像,得出的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