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 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对这种做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基本满足了群众的要求 |
B.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
C.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
D.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 |
“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尺的小动物(注:指人类)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伏尔泰肯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 | B.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情感和个性 |
C.启蒙思想家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 | D.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的发生 |
15世纪中期,阿拉伯商人到意大利经商,他发现当地人热衷于讨论( )
A.知识与美德 | B.人性与神性 |
C.民主与法制 | D.教会与上帝 |
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的创造者”,主要是因为他( )
A.对自然界的探讨和解释 | B.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
C.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 D.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
A.“百家争鸣”的方针 | B.“百花齐放”的主张 |
C.“文化革命”的观点 |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1951年下半年,约里奥•居里让人传话,“请转告毛泽东同志,你们要反对核武器,自己就应该先拥有核武器”。约里奥•居里之意是建议中国()
A.对美国和苏联要先发制人 | B.赶在美苏之前造出核武器 |
C.拥有核武器才能提高国防能力 | D.用核技术为国民提供电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