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 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对这种做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基本满足了群众的要求 |
| B.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
| C.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
| D.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 |
香港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曹景行在其新书《香港十年》中讲道:“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这一天都代表着中国一整段历史的结束。……过了这一天,香港又站到了一个新起点上,中国也站到了新起点上。”这一天指的是
| A.1997年6月30日 | B.1997年6月31日 |
| C.1997年7月1日 | D.1997年12月20日 |
毛泽东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来,就不可能制定好的路线、方针、办法”基于此,中国实行根本性的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
|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
|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
|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
|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
④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