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 11月17日,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刚刚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完成;神八在太空巡游17天,与天宫一号进行两次空间交会对接。
材料一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加大对航天事业的投入。据估计天宫一号造价达120亿元。在载人航天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也开展了一些国际合作,如2008年5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德国国家宇航中心签署了在神舟八号飞船上联合进行空间生命科学试验的合作协议。根据这个协议,神舟八号飞船上装载了通用生物培养实验装置。这项合作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在空间科学应用领域开展的国际合作。
材料二  从1999年的“神州一号”到2011年的“天宫一号”、“神州八号”在这十二年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按照既定的步伐步步向前。而在这一步步的脚步当中,中国的航天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分三步骤,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 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 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目前中国已经实现了第二步骤,并向第三步努力。由于各方面协调一致,整个工程进行得有条不紊,
(1)材料一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
(2)积极发展航天技术、扩大航天技术应用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3)联系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的航天工程为什么要分步骤、协调一致、有条不紊的进行?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农民王某,一家五口人,1976年全家收入300元左右,全家住两间土屋,从生产队里分的口粮仅够吃十个月,家中值钱的大件只有一台收音机、一台缝纫机。现在,他家年收入粮食4000公斤,还养了猪、牛、羊等;一个儿子上大学,年收入1.8万元,盖了一座三层小楼,家中彩电、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还安装了电话。
(1)王某一家的家庭消费在改革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2)是什么原因使王某一家的生活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3)在当前情况下,王某一家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

材料一:某国有机械企业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资不抵债。企业经营者主动寻求由效益好的某汽车制造厂实行兼并,兼并两年后,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3倍,实现扭亏为盈。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项“强强联合”行动,由金陵石化、扬子石化、仪化公司、南化公司、江苏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联合组建东联石化集团。
材料三:通过优化重组,我国诞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明星公司企业,如海尔、长虹、宝钢等,他们通过改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强管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有什么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三,说明公司企业应如何搞好生产经营。

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20分)

请简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0分)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特别集中:地震、洪灾、旱灾。每一次灾难来临,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如何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