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
陈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也。早有隽声,不戚戚于贫贱。蔡京、王黼方用事,人莫敢指言,独东无所隐讳。钦宗即位,率其徒伏阙上书,论:“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缅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言极愤切。明年春,贯等挟徽宗东行,东独上书请追贯还,正典刑,别选忠信之人往侍左右。
金人迫京师,李邦彦议与金和,李纲及种师道主战,邦彦因小失利罢纲而割三镇。东复率诸生伏宣德门下上书曰:“在廷之臣,奋勇不顾,以身任天下之重者,李纲是也,所谓社稷之臣也。其庸缪不才,忌疾贤能,动为身谋,不恤国计者,李邦彦之徒是也,所谓社稷之贼也。”军民从者数万。书闻,传旨慰谕,众莫肯去,喧呼震地。有中人出,众脔而磔之,于是亟诏纲入,遣抚谕,乃稍引去。
金人既解去,学官观望,时宰议摒伏阙之士,先自东始。高宗即位五日,相李纲,又五日召东还。未得对,会纲去,乃上书乞留纲而罢黄潜善、汪伯彦,不报。会布衣欧阳澈亦上书言事,潜善遽以语激怒高宗,言不亟诛,将复鼓众伏阙。书独下潜善所,府尹孟瘐召东议事,东请食而行,手书区处家事,字画如平时,已乃授其从者曰:“我死,尔归致此于吾亲。”食已如厕,吏有难色,东笑曰:“我陈东也,畏死即不敢言,已言肯逃死乎?”吏曰:“吾亦知公,安敢相迫?”顷之,东具冠带出,乃与澈同斩于市。四明李猷赎其尸瘗之,东初未识纲,特以国故,至为之死,识与不识皆为流涕。时年四十有二(取材于《宋史·忠义传》)
注:①中人:这里指宦官。②瘗(yì):埋葬。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创开边隙边:边境 B.传首四方首:首先
C.不恤国计才恤:担忧 D.于是亟诏纲人亟:急忙

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众脔而磔之 B.顷之,东具冠带出
C.四明李猷瘗之 D.特以国故,至为之死

对下列语句在文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别选忠信之人往待左右另外选派忠诚讲信用的人去陪侍皇帝左右
B.传旨慰谕,众莫肯去皇帝传圣旨安抚慰问百姓,官员们都不愿意前去
C.手书区处家事,字画如平时陈东亲手写下分别处理的家事,笔迹和平时一样
D.吾亦知公,安敢相迫我也了解您,怎么敢逼迫您呢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蔡京、王黼等六人执掌大权的时候,元人敢指责他们,只有陈东无所畏惧。
B.陈东为素不相识的爱国将领李纲鸣不平,最终使皇帝恢复了李刚的职务。
C.皇帝听信谗言,担心陈东鼓动百姓聚集闹事,于是下令抓捕陈东并处死他。
D.陈东预感朝廷要杀害自己,他镇定自若,平静地安排好家事,慷慨赴死。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初,淮阴侯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信钓于城下,有漂母见信饥,饭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知名。为连敖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汉王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讴思东归,多道亡者。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王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连敖:管仓库粮饷的小官。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当斩坐:犯罪 B.何来王谒:拜见
C.王策安所决耳顾:回头看 D.王慢无礼素:向来

下列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现韩信“怀才不遇”的一组是()
①常从人寄食饮②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③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④王素慢无礼
⑤居麾下,无所知名。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萧何告诉汉王,假如要想争夺天下,就要重用韩信这样的人才,汉王听从了劝告。
B.挨饿的韩信得到漂母的帮助,深受感动,说一定要重重地报答她,漂母很生气。
C.有个年轻人当众侮辱韩信,韩信忍辱负重,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被众人嘲笑胆小。
D.韩信任郎中时被判斩首,行刑时遇见滕公,后受赏识举荐给汉王,但仍不受重用。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

(2)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B.引以为流觞曲水
C.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D.徘徊于斗牛之间

解释下列加点词。(每小题0.5分,共10分)
言一室之内:少长集:
不能之于怀:固知死生为虚诞:
犹不能不以之怀:纵一苇之所
浩浩乎如虚御风:幽壑之潜蛟
鱼虾而友麋鹿: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知不可乎得:则或其欲出者:
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孰能讥之乎:
何可道也:还家门:
君既若录:忍尤而攘
芳菲菲其弥謇朝谇而夕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
①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②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帮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③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④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材料一反映孔子什么愿望?实现愿望过程中孔子还持什么原则?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而孔子最后为什么发出“吾已矣夫”的感慨?结合材料四分析。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