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解释下列加点词。(每小题0.5分,共10分)
言一室之内:                少长集:
不能之于怀:                固知死生为虚诞:
犹不能不以之怀:            纵一苇之所
浩浩乎如虚御风:            幽壑之潜蛟
鱼虾而友麋鹿: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知不可乎得:               则或其欲出者:
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孰能讥之乎:
何可道也:                 还家门:
君既若录:                 忍尤而攘
芳菲菲其弥:               謇朝谇而夕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材料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福,徐州下邳人。少倜傥,魁岸有膂力。周显德中,世宗征淮南,福徒步谒见于寿春。世宗奇之,因留麾下。每出战,则令福率卫士为先锋,与破紫金山砦。淮南平,录功授怀德指挥使。
  宋初,迁横海指挥使,率所部隶步帅刘光毅,由峡路征蜀。比至成都,孟昶已降。大将王全斌部送降卒归京师,至绵州,降卒盗库兵,劫蜀旧将全师雄以叛,焚庐舍,剽财货以去。刺史成彦饶以同、华兵百余人守其城,全斌遣米光绪将七百骑及福所部以屯护之。光绪尽杀师雄妻孥,师雄领叛卒,益聚村民十余万众,攻城益急。会龙捷指挥使田绍斌率精锐百骑,由东山西北行,福领所部由山南行,出贼不意,夹击之。贼众大溃,斩首及溺江死者以万计,以功授虎捷都虞候。继隶曹彬麾下,平江南。还,授指挥使,领蔚州刺史。从太宗克并、汾,迁马步都军头、武州团练使。端拱初,出为洺州防御使。二年,改雄州防御使兼本州兵马部署。雄州地控边塞,常屯重兵。福至部,按行城垒,调镇兵以给缮完,出私钱以资宴犒,寇虽大至,而恃以无恐矣。淳化初,迁凉州观察使、判雄州事。二年,卒,年六十四。赠太傅。
福虽不学,而御下有方略,为政简易,人甚德之。领雄州五年,郡境宁谧。福既贵,诸子尝劝起大第,福怒曰:“我受禄厚,足以僦舍以庇。汝曹既无尺寸功以报朝廷,岂可营度居室,为自安计乎?”卒不许。既死,上闻其言,赐其子白金五千两,使市第宅。
(选自《宋史·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至成都,孟昶已降比:邻近
B.为政简易,人甚德之德:感激
C.我受禄厚,足以僦舍以庇僦:租赁
D.赐其子白金五千两,使市第宅市:购买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福“御下有方略,为政简易”的一组是()
①每出战,则令福率卫士为先锋,与破紫金山砦。
②福领所部由山南行,出贼不意,夹击之。
③从太宗克并、汾,迁马步都军头、武州团练使。
④出私钱以资宴犒,寇虽大至,而恃以无恐矣。
⑤领雄州五年,郡境宁谧。
⑥福既贵,诸子尝劝起大第,福怒曰:“我受禄厚,足以僦舍以庇。”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刘福年轻时身材高大魁梧又很有力气,因此世宗认为此人很有特点,于是他留作部下。
B.在王全斌押送降卒回京的路上,降部中的盗贼劫持了全师雄并且烧毁房屋,抢夺财物。
C.刘福跟随太宗攻下并州、汾州后先升后降,在被贬为洺州防御使两年后,又一次改任。
D.刘福最终也没有答应建造气派府第的请求,因为他认为依靠俸禄所住的地方已经足够。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福至部,按行城垒,调镇兵以给缮完,出私钱以资宴犒,寇虽大至,而恃以无恐矣。
译文:

(2)汝曹既无尺寸功以报朝廷,岂可营度居室,为自安计乎?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寻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诸嬖幸皆怒。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彬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赐铜瓜,不为慑。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帝笑而遣之。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帝曰:“苎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 。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驾旋,瑶扈至宝应。中官邱得用铁縆系瑶,数日始释,竟扈至临清而返。扬人见瑶,无不感泣。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名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已,累迁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成,帝置宴。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
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瑶扈从。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以老致仕去。
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节选自《明史·蒋瑶列传》)
注:①“疋”pǐ同“匹”②縆gēng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瑶执不可。执:坚持。
B.微瑶,民且重困。微:认为……卑贱。
C.竟扈至临清而返。竟:竟然。
D.迨迁陕西参政。迨:等到。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
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C.
因请停不急者。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以老致仕去。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蒋瑶全心为民的一组是
①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②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③此花已绝,今无以献。④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⑤扬人见瑶,无不感泣。⑥既归,僻处陋巷。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德年间,蒋瑶力陈时政弊端,他认为在内府各局担任监督的宦官人数增加太多,这样会导致军队耗费太大,以致损耗国力。
B.武宗南巡至扬州,随行的权幸因扬州繁华富庶,向蒋瑶大肆索要财物,蒋瑶对此暗中抵制,后被权幸用铁绳捆绑数日才被释放,扬州人对此无不感慨落泪。
C.皇帝对蒋瑶非常器重,在宴会上,他下令将蒋瑶的席位移至殿内,然后把皇亲移到殿右来为蒋瑶让出席位,并且强调尊重贤才比亲近亲人更重要。
D.嘉靖年间,朝廷工程繁多,耗费巨大,蒋瑶严格遵循皇帝的意图进行规划设计,对此皇帝非常高兴,并多次对他进行赏赐。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4分)
(2)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3分)
(3)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管仲列传》)(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
韩愈
君讳署,字某,河间人。君方质有气,形貌魁硕,长于文词,以进士举博学宏词,为校书郎,自京兆武功尉拜监察御史。为幸臣所谗,与同辈韩愈、李方叔三人俱为县令南方。三年,逢恩俱徙掾江陵。半岁,邕管奏君为判官,改殿中侍御史,不行。
拜京兆府司录。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共食公堂,抑首促促就哺啜,揖起趋去,无敢阑语。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事以办治,京兆改凤翔尹,以节镇京西,请与君俱。改礼部员外郎,为观察史判官。帅他迁,君不乐久去京师,谢归。用前能拜三原令,岁余,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守法争议,棘棘不阿。
改虔州刺史。民俗相朋党,不诉杀牛,牛以大耗;又多捕生鸟雀鱼鳖,可食与不可食相买卖,时节脱放,期为福祥。君视事,一皆禁督立绝。使通经吏与诸生之旁大郡,学乡饮酒丧婚礼,张施讲说,民吏观听,从化大喜。度支符州,折民户租。岁征绵六千屯,比郡承命惶怖,立期日,惟恐不及事被罪。君独疏,言“治迫岭下,民不识蚕桑”。月余,免符下,民相扶携,守州门叫欢为贺。
改澧州刺史。民税出杂产物与钱,尚书有经数,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君曰:“刺史可为法,不可贪官害民!”留牒不肯从,竟以代罢。观察使使剧吏案簿书,十日不得毫毛罪。改河南令,而河南尹适君平生所不好者。君年且老,当日日拜走仰望阶下,不得已就官。数月,大不适,即以病辞免。
(选自曾国藩纂《经史百家杂钞》,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形貌魁硕 魁硕:壮伟貌
B.用前能拜三原令用:任命
C.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倍经:常数的两倍
D.观察使使剧吏案簿书案:查看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张署“刚正”或“爱民”特点的一项是()
①君方质有气②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
③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④守法争议,棘棘不阿
⑤言“治迫岭下,民不识蚕桑”⑥ 留牒不肯从,竟以代罢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署为人方正质朴有气度,擅长文词。邕管奏请任张署为判官,后改任殿中侍御史,而张署没有就任。
B.张署平时做事认真,为人严肃,下属禀报事务都不敢平视。后来他因为办事能力强,由京兆尹改任凤翔尹。
C.张署在虔州任上非常重视教化,派人到别的大郡学习礼仪,回来进行宣讲和教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D.张署为人正直,勇于担当,竭力为民谋求利益,不惜违逆上级意旨,甚至不惧因此而获罪,深受百姓爱戴。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幸臣所谗,与同辈韩愈、李方叔三人俱为县令南方。
译句:

(2)帅他迁,君不乐久去京师,谢归。
译句:

(3)改河南令,而河南尹适君平生所不好者。
译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昱谓县中大姓薛房等曰:“今度等得城郭不能居,其势可知,今何不相率还城而守之?且城高厚,多谷米,今若还求令,共坚守,度必不能久,攻可破也。”房等以为然。吏民不肯从,曰:“贼在西,但有东耳。”昱谓房等:“愚民不可计事。”乃密遣数骑举幡于东山上,令房等望见,大呼言“贼已至”,便下山趣城,吏民奔走随之,求得县令,遂共城守。度等来攻城,不能下,欲去。昱率吏民开城门急击之,度等破走。东阿由此得全。
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与袁绍 、公孙瓒和亲,绍令妻子居岱所,瓒亦遣从事范方将骑助岱。后绍与瓒有隙。瓒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别敕范方:“若岱不遣绍家,将骑还。吾定绍,将加兵于岱。”岱议连日不决,别驾王彧白岱:“程昱有谋,能断大事。”岱乃召见昱,问计,昱曰:“若弃绍近援而求瓒远助,此假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说也。夫公孙瓒,非袁绍之敌也。今虽坏绍军,然终为绍所禽。夫趣一朝之权而不虑远计,将军终败。”岱从之。范方将其骑归,未至,瓒大为绍所破。岱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
太祖临兖州,辟昱,以昱守寿张令。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张邈等叛迎吕布 ,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布军降者,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又使氾嶷取范,吏民皆恐。彧谓昱曰:“今兖州反,唯有此三城。宫等以重兵临之,非有以深结其心,三城必动。君,民之望也,归而说之,殆可!”昱乃归,过范,说其令靳允曰:“闻吕布执君母弟妻子,孝子诚不可为心!今天下大乱,英雄并起,必有名世能息天下之乱者,此智者所详择也。夫布,粗中少亲,刚而无礼,匹夫之雄耳。宫等以势假合,不能相君也。兵虽众,终必无成。曹使君智略不世出,殆天所授!君必固范,我守东阿,则田单之功可立也。孰与违忠从恶而母子俱亡乎?唯君详虑之!”允流涕曰:“不敢有二心。”时氾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昱又遣别骑绝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昱至东阿,东阿令枣祗 已率厉吏民,拒城坚守。又兖州从事薛悌与昱协谋,卒完三城,以待太祖。太祖还,执昱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乃表昱为东平相,屯范。
(选自《三国志·程昱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城西五六里止屯屯:驻扎
B.君,民之望也望:敬仰,此处作名词,敬仰的人
C.宫等以势假合,不能相君也相:帮助,辅助
D.乃表昱为东平相,屯范表:表扬,表彰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今何不相率还城而守之毕礼而归之
B.乃密遣数骑举幡于东山上吾定绍,将加兵于岱
C.此假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说也(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D.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阿县丞王度叛乱,县令奔逃。程昱派人侦察情况,与薛房用计诱导民众,找回县令,防守县城,最终打败了王度。
B.兖州刺史刘岱遭受公孙瓒的威胁时,程昱劝说刘岱不要与袁绍决裂而亲附公孙瓒,认为刘岱与袁绍决裂而亲附公孙瓒是舍近求远的危险举措。
C.程昱到范县后,对县令靳允动之以情,晓以大义,分析利害,靳允深受感动,坚定了守城信心。程昱趁此良机,让靳允杀死氾嶷,将军队和守城之权交给了靳允。
D.程昱是三城防守的中流砥柱,其他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靳允听从程昱劝说,冒着亲人被杀的风险,一心守城,东阿县令枣祗率吏民拒城坚守。兖州府从事薛悌也与程昱出谋划策,三城吏民团结一心,共度危机。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孰与违忠从恶而母子俱亡乎?唯君详虑之!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武儒衡,字庭硕。才度俊伟,气直貌庄,言为妄,与人交友,终始不渝。相国郑余庆不事华洁,后进趋其门者多垢衣败服,以望其知。而儒衡谒见,未尝辄易所好,但与之正言直论,余庆因亦重之。
宪宗以元衡横死王事,尝嗟惜之,故待儒衡甚厚。累迁户部郎中。十二年,权知谏议大夫事,寻兼知制诰。皇甫镈以宰相领度支,剥下以媚上,无敢言其罪者。儒衡上疏论列,镈密诉其其事,帝曰:“勿以儒衡上疏,卿将报怨耶!”镈不复敢言。
儒衡气岸高雅,论事有风彩,群邪恶之。尤为宰相令狐楚所忌。元和末年,垂将大用,楚畏其明俊,欲以计沮之,以离其宠。有狄兼谟者,梁公仁杰之后,时为襄阳从事。楚乃自草制词,召狄兼谟为拾遗,曰:“朕听政余暇,躬览国书,知奸臣擅权之由,见母后窃位之事。我国家神器大宝,将遂传于他人。洪惟昊穹,降鉴储祉,诞生仁杰,保佑中宗,使绝综维更张,明辟乃复。宜福胄胤,与国无穷。”乃兼谟制出,儒衡泣诉于御前,言其祖平一在天后朝辞荣终老,当时不以为累。宪宗再三抚慰之,自是薄楚之为人。然儒衡守道不回,嫉恶太甚,终不至大任。寻正拜中书舍人。时元稹依倚内官,得知制诰,儒衡深鄙之。会食瓜阁下,蝇集于上,儒衡以扇挥之曰:“适从何处来,而遽集于此?”同僚失色,儒衡意气自若。迁礼部侍郎。长庆四年卒,年五十六。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五十八)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待儒衡甚厚    厚:优待     
B.群邪恶之   恶:讨厌
 
C.当时不以为累    累:劳苦     
D.儒衡深鄙之  鄙:轻视

下列各项中,均能表现武儒衡具有“性格耿直”的一组是(  )
①未尝辄易所好 ②儒衡上疏论列   
③论事有风彩   ④宜福胄胤,与国无穷  
⑤欲以计沮之  ⑥同僚失色,儒衡意气自若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⑥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整肃朝纲,武儒衡论事不避权贵,这是他的可贵之处。但因为他喜欢向皇帝告密而被同僚忌恨。
B.宪宗准备重用武儒衡,令狐楚害怕他的明智俊异,便想方设法阻挠,以离间皇帝对武儒衡的宠信。
 
C.皇甫镈向皇帝的“报怨”有报复武儒衡的意图,但在宪宗识破并当面提出批评后,就不敢再说了。
 
D.令狐楚荐用狄兼谟,用意是以武氏篡权影射儒衡。武儒衡便向宪宗祖上武平一隐退之事来应对。

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相国郑余庆不事华洁,后进趋其门者多垢衣败服,以望其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儒衡守道不回,嫉恶太甚,终不至大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食瓜阁下,蝇集于上,儒衡以扇挥之曰:“适从何处来,而遽集于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