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关于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变化情况。它说明了当时中国
| 项目 |
1920年 |
1936年 |
| 机器制造品 |
12.9% |
20.5% |
手工制造 品 |
32.2% |
25.5% |
| 农产品 |
45.4% |
45.9% |
①民族工业品在数量上超过了进口品 ②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③近代工业化进程有所发展 ④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 A.发展外向型经济 |
|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
|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56~1966年是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了明显的失误。下列现象,肯定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 A.各地干部群众踊跃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 |
| B.《人民日报》连续报道各地大放农业高产 “卫星” |
| C.各地人民公社都大力倡导包产到户 |
| D.深圳和珠海在报纸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
|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
|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
|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 D.改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贡献有:
①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②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③提出中国革命应分两步走的思想
④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⑤强调要正确处理农业同轻重工业的关系
| A.①②③④⑤ | B.③④⑤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⑤ |